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31)

作品数:31 被引量:491H指数:11
相关作者:罗跃嘉黄宇霞封春亮张占军张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哲学宗教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情绪
  • 4篇神经机制
  • 4篇情绪调节
  • 4篇磁共振
  • 3篇社会
  • 3篇神经基础
  • 3篇情绪加工
  • 3篇额叶
  • 3篇负性
  • 3篇成像
  • 2篇递质
  • 2篇心理测量
  • 2篇心理测量学研...
  • 2篇影像
  • 2篇神经递质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前额
  • 2篇前额叶
  • 2篇情绪STRO...
  • 2篇情绪障碍

机构

  • 29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成都医学院
  • 3篇深圳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回龙观医...

作者

  • 26篇罗跃嘉
  • 4篇黄宇霞
  • 4篇封春亮
  • 4篇张占军
  • 4篇张丹丹
  • 3篇柳昀哲
  • 3篇邱蕾
  • 3篇郑璐
  • 2篇龚栩
  • 2篇王永炎
  • 2篇陈春萍
  • 2篇张瑶
  • 2篇彭丹涛
  • 2篇徐蕊
  • 2篇冯天骄
  • 2篇李雪冰
  • 1篇林崇德
  • 1篇于建春
  • 1篇张慧君
  • 1篇杨奇伟

传媒

  • 6篇心理科学进展
  • 5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心理学报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国科学:生...
  • 2篇Scienc...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教育学报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2篇2011
  • 10篇2010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雌激素对情绪的影响:心理、神经、内分泌研究被引量:42
2011年
雌激素通过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学机制对中枢神经系统施加影响.生理学方面包括:雌激素在杏仁核、海马和前额叶等这些与情绪认知相关的重要脑区内影响神经递质的产生和效能;雌激素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变情绪性行为;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转录也可以调节情绪性行为的变化.雌激素也通过神经心理学的因素影响情绪加工:雌激素可以提高情绪编码技能,提升表情识别的准确性;雌激素能够影响情绪的唤醒,改变个体情绪体验的强度.未来的研究要融合心理、神经和内分泌等各种因素,以解决女性情绪障碍这一难题.
陈春萍程大志罗跃嘉
关键词:雌激素情绪障碍情绪行为雌激素受体神经递质情绪加工
阈上和阈下情绪Stroop效应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阂上和闽下情绪的Slroop效应。方法通过网上发帖的形式招募52名在校大学生,分别使用阈上(30名被试)和阈下(20名被试)壁现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情绪条件下,个体对图片的颜色判别任务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①在阈上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F(4.116)=3.63,P=0.008),高唤醒正性[(781±60)ms]和负性[(787±63)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733±62)ms]条件下长;②在阈上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上的丰效应显著,(F(1.29)=5.14,P=0.031),高唤醒[(784±59)ms]图片条件下的反啦时大于低唤醒[(761±55)ms]图片下的反应时;⑧在阈下呈现条件下,被试在不同图片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有显著差肆(F(4.84)=2.50,P=0.049),低唤醒正性[(661±52)ms]和负。陀[(667±56)ms]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比中性[(633±49)ms]条件下长;④在闽下呈现条件下,唤醒度在反应时七的主效应显著(F(1.20)=9.97,P=0.005),低唤醒[(664±51)ms]条件F的反应时大于高唤醒[(638±50)ms]下的反心时。结论闽上和阈下情绪Stroop效应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机制。
封春亮罗跃嘉
情绪的主动和自动调节的神经基础被引量:3
2010年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某些目标而对情绪反应进行的监控、评价以及调整等外在和内在过程,而这些过程既包括有意识的主动调节,也包括无意识的自动调节。并且,主动调节和自动调节都分别表现在注意力的分配、认知的改变以及行为的调整三个方面。
封春亮罗跃嘉
关键词:情绪反应神经基础情绪调节无意识注意力
中性词和负性词的纯粹接触效应被引量:4
2011年
纯粹接触效应指刺激的重复呈现能增加个体对该刺激的喜好。该研究考察中性和负性情绪的非新异刺激能否产生纯粹接触效应。首先评定挑选出本身不使人产生偏好倾向的中性和负性词对。实验一、二分别以所选中性词和负性词为材料,每个词阈下呈现6次或1次,后进行偏好判断和再认判断。结果发现,对多次接触的中性词,偏好分数显著高于随机水平,再认成绩与随机水平无显著差异;对多次接触的负性词,偏好分数和再认成绩均与随机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阈下呈现的条件下,中性的非新异刺激能产生经典纯粹接触效应,而负性非新异刺激则无此种效应。负性情绪材料纯粹接触效应的这一特异性可用加工水平模型解释。
金翊翔罗跃嘉
关键词:偏好负性情绪
ERP的神经机制:诱发模型还是相位重排模型?被引量:3
2011年
ERP的神经机制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诱发模型认为,ERP产生于触发事件诱发的确定性响应电位,该诱发电位与背景脑电振荡相互独立。相位重排模型认为,触发事件并不会诱发出一个独立于脑电信号的诱发电位,ERP产生于背景脑电节律振荡的部分相位重排。已有研究提供了各种实验证据以支持诱发模型或/和相位重排模型,同时也引发了相关学者的诸多质疑。实验记录方式、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澄清ERP的神经机制。
张丹丹罗跃嘉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神经机制
利他惩罚中的结果评价——ERP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自愿支付成本。前人研究发现利他惩罚行为激活了背侧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因此可以认为利他惩罚的结果是一种相当于金钱奖赏的正性结果,不惩罚结果则是一种负性结果。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被试在多次信任博弈游戏中观察"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脑电成分,结果发现被试产生了明显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negativity,FRN),且负性程度更大的"不惩罚"结果其FRN波幅大于负性程度更小的"惩罚"结果。因为FRN是对负性反馈结果敏感的一个脑电成分。可见个体并非把利他惩罚结果知觉为一种正性结果,因此FRN反映了对社会结果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
吴燕罗跃嘉
关键词:情绪
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被引量:21
2010年
行为抑制是一种重要的执行功能。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将有助于理解个体如何适应环境,特别是如何在情绪情境中控制自己的行为。近年来,研究者开始使用脑成像技术考察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在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前额叶抑制控制系统和边缘结构情绪加工系统,而且涉及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即情绪加工与行为抑制加工的整合。腹外侧前额皮层、背外侧前额皮层、前扣带回、杏仁核、脑岛等脑区在情绪加工与行为抑制加工的整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情绪整合到行为抑制加工中的时间进程还不清楚。今后的研究应着眼于情绪影响行为抑制的时间进程、神经网络、个体差异的影响以及改进研究范式等方向。
杨苏勇黄宇霞张慧君罗跃嘉
关键词:情绪脑机制功能磁共振成像事件相关电位
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选择性注意偏向被引量:35
2013年
高特质焦虑个体常表现出对威胁性刺激的选择性注意偏向的特点。然而其潜在的神经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通过记录高、低特质焦虑者各17名进行情绪加工时的ERP,比较了两组个体在选择性注意偏向发生的时间进程和相关的神经反应的差异。结果发现,高特质焦虑者诱发出更大的N1,进一步发现恐惧图片比中性图片诱发更大的N1;而低特质焦虑者诱发了更大的N2,特质焦虑得分越低,N2波幅越大。结果初步说明高特质焦虑者加工早期对恐惧图片分配了较多的注意资源,并且其抑制执行功能可能受损;而低特质焦虑者较晚开始区分恐惧图片和中性图片。这些结果提供了支持认知-动机模型的新证据。
彭家欣杨奇伟罗跃嘉
关键词:特质焦虑情绪加工N1N2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轻度认知障碍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呈近似于指数式的增长.鉴于中晚期AD的治疗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与痴呆紧密关联的前期智能衰退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阶段,以期做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MCI在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3%~19%,其中有超过50%的MCI患者在5年内进展为AD[1].
邱蕾郑璐彭丹涛张占军罗跃嘉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能力
基因多态性对情绪调节神经回路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随着脑成像和基因分析等新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综述相关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的神经回路涉及背侧-腹侧前额叶、前额叶-杏仁核和皮层-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些神经回路受到5-羟色胺传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儿茶酚转甲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和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等基因变异,以及不同基因多态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情绪调节神经回路的功能出现障碍将导致情绪疾病的产生。
陈桃林罗跃嘉
关键词:情绪调节情绪障碍神经回路基因多态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