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520517)
-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2
- 相关作者:彭中礼王亮更多>>
- 相关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省委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真理与修辞:基于苏格拉底审判的反思被引量:4
- 2015年
- 修辞妨碍真理实现,这是自苏格拉底审判以后流传的成见。柏拉图通过反思苏格拉底审判,得出了修辞是"通过语言蛊惑听众"的诡辩术这一结论。就苏格拉底审判而言,从技术层面看,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真理,在辩护中期待以"去修辞"的方式说服民众,实现自己的抱负。实际上,苏格拉底的"去修辞法"是一种修辞;苏格拉底拒绝背法而逃,追求以死服法,用生命叙说守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苏格拉底审判以一种隐喻的方式,指出缺乏真理追求的制度只会存有"回光返照"似的光明,冲击了雅典政治,是典型的行为修辞。苏格拉底审判一开始就将真理与修辞关系之争拉上了历史序幕,并用自身的生命论证修辞必须是追求真理的修辞。苏格拉底审判看似是对特定公民的审判,实际上却是对雅典公民的审判;是德性之争,更是真理之辩。修辞本身应当是价值无涉,它是一门关乎说服的方法,并非是遮蔽真理的技艺。
- 彭中礼
- 关键词:苏格拉底修辞真理
- 不成文法是法律渊源吗——以民间习惯为例
- 2013年
- 现代法治是规则之治,但并不排斥不成文法作为法律渊源。论证不成文法是不是法律渊源,不能够仅仅从法律渊源就是法律形式的视角来进行分析。而必须站在法官司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着眼于纠纷解决的基本目的进行考量,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实现的司法价值,从而得出结论。但是,不成文法要取代制定法进入,有严格的条件限制。
- 彭中礼
- 关键词:法律渊源
- 论普通法国家裁判规范的选择和适用方法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普通法系国家,判例法和制定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表面上看,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官是在判例法和制定法中选择可适用的裁判规范。但实际上,法官必须考虑所适用的法律渊源的优先性和协调性;若假定效力相等,法官必须要考虑二者的可适用性。法官可以通过法律解释和司法审查的方法来排除适用制定法而选择适用判例法,也可以通过直接适用制定法的方式或者通过目的解释来适用制定法的方式进行司法裁判,当然,法官还可以通过制定法来发展判例法,或者通过判例法来解释或促进制定法。普通法国家裁判规范的选择和适用,是对制定法至上观念的挑战。
- 彭中礼
- 关键词:普通法系裁判规范制定法判例法
- 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被引量:1
- 2014年
- 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面临因操作不规范、制定内容不合理或者有其他不符合法律规定情形的法律风险。因此,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存在因法律风险而带来的责任承担问题。要防范规范性文件制定中的法律风险,必须具备制定主体适格、内容合法合理、程序正当等基本要件。
- 彭中礼
- 关键词:规范性文件法律风险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理阐释被引量:23
- 2014年
- 实现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大政治创新。在目的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在方法论层面,就是要处理好人治与法治、自治与管制的关系。重视民众的基本权利,实现公平正义的国家治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现代化建设。
- 彭中礼
- 关键词:法治
- 法治中国:时代意义、逻辑维度与发展模式
- 2015年
- 法治中国概念的提出,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新里程碑。法治中国概念,体现出了中国政府要通过自身力量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主体独立意识和清醒的方法意识。从空间维度来说,法治中国是全方位建设中国法治的时代话语;从时间维度来说,法治中国是中国稳步渐进发展的逻辑目标。建设法治中国,要更新传统立法优先的价值理念,转向司法优先的新时代使命。
- 彭中礼王亮
- 关键词:法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