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3JY09)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凤华张玉婷叶红燕胡竹菁向玲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模糊决策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判断
  • 1篇道德直觉
  • 1篇赌博任务
  • 1篇隐喻
  • 1篇游戏
  • 1篇游戏成瘾
  • 1篇知觉
  • 1篇知觉研究
  • 1篇认知神经
  • 1篇认知神经机制
  • 1篇认知神经科学
  • 1篇少年
  • 1篇神经机制
  • 1篇时间知觉
  • 1篇时距
  • 1篇偏好
  • 1篇青少年
  • 1篇禀赋效应

机构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广播电视...

作者

  • 5篇张凤华
  • 2篇张玉婷
  • 1篇向玲
  • 1篇陈锦添
  • 1篇胡竹菁
  • 1篇刘书培
  • 1篇方侠辉
  • 1篇叶红燕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决策框架和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决策框架和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方法:采用2(调节定向:促进定向,预防定向)×2(罐子任务的决策框架:积极框架,消极框架)的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1促进定向者在积极框架及消极框架下对模糊选项的选择没有显著性差异;预防定向者亦如此。2在积极框架下,预防定向者比促进定向者更规避模糊;在消极框架下,两者都寻求模糊。结论:决策框架在调节定向对模糊规避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张凤华方侠辉刘书培
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模糊决策是特殊、复杂的风险决策,还是一种独立的决策类型,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的f MRI研究分别得出了不同结论,但大多数证据支持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存在分离,模糊决策有其独特的决策机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基因技术,采用IGT和GDT任务范式,通过网络成瘾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对比研究,去探索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分离;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磁共振技术,采用IGT范式和选瓶任务范式,研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并从临床角度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该项目的开展,有助于拓广模糊决策的研究领域和视野,对理解人类在模糊情境下的决策机制以及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临床上成瘾人群、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以及现实中企业和个人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凤华张玉婷向玲胡竹菁
关键词:模糊决策认知神经科学
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再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系统的探讨人们在模糊决策中的决策偏好。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选取经典的选择任务、出价任务(WTP和WTA)、交易任务(模糊交易风险和风险交易模糊),在得、失两个领域对人们的决策偏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选择任务中,在赢钱情境下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厌恶偏好,而在输钱情境下却没有这种明显的偏好;WTP和WTA任务中,输、赢情境下,被试对风险备择项和模糊备择项给出的价格都是WTA>WTP;交易任务中,输、赢不同的情境下被试的决策偏好不同。结论:任务类型会影响被试的决策偏好,损失的厌恶、预期的后悔、对概率信息的归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述结果。
张凤华
关键词:禀赋效应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在不同视觉线索下的时距知觉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试图通过量化青少年的时间知觉,探讨不同视觉线索对网络游戏成瘾者时距知觉的影响。方法:采用2组别(成瘾组、对照组)*2线索类型(成瘾线索、中性线索)*3目标时距(12s、26s、48s)的混合实验设计,组别为被试间变量,线索类型和目标时距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被试的时距估计值。结果:在游戏成瘾线索刺激条件下,成瘾组估计的时距显著短于非成瘾组,而在中性线索刺激条件下,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存在特殊的时距知觉,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注意偏向理论。
张凤华张玉婷陈锦添
关键词:网络游戏成瘾时间知觉时距
从具身视角看道德判断被引量:28
2015年
道德判断是个体对于某类行为的善恶好坏和是非对错所进行的评价及判断。随着具身认知理论的兴起,道德判断的具身研究随之展开。道德判断具身性的研究主要围绕身体清洁、厌恶,身体温度及身体动作这3个维度展开。从皮亚杰及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概念隐喻理论和进化心理学3个角度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了理论解释和探讨。考虑到身体变量会通过情绪、认知因素进而影响道德判断,今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道德判断应与道德判断中已有的理论进行整合,同时对其与道德直觉的关系需要深入探讨,并需进一步考察具身效应发生的时效性和动态性问题,探讨道德判断具身效应的调节变量及个体差异,同时要对道德判断具身效应进行跨文化比较。
叶红燕张凤华
关键词:道德判断道德概念隐喻道德直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