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87)

作品数:11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汪云甲黄翌田丰侯飞熊集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煤矿
  • 5篇煤矿区
  • 3篇遥感
  • 2篇植被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土壤
  • 2篇棚户区
  • 2篇煤炭
  • 2篇绩效
  • 2篇绩效评价
  • 2篇NPP
  • 2篇
  • 2篇采煤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动态监测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叶绿素A

机构

  • 10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3篇江苏省资源环...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哥本哈根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9篇汪云甲
  • 5篇黄翌
  • 3篇李效顺
  • 3篇田丰
  • 2篇林丽新
  • 2篇侯飞
  • 2篇熊集兵
  • 1篇王行风
  • 1篇李永峰
  • 1篇刘太安
  • 1篇孟天佑
  • 1篇刘二永
  • 1篇刘泗斐
  • 1篇胡召玲
  • 1篇王坚
  • 1篇魏长婧
  • 1篇邵亚琴
  • 1篇韩燕丽
  • 1篇刘国平
  • 1篇高建新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林业经济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同矿区煤火多源遥感监测(英文)被引量:10
2015年
大同矿区由于古窑开采、小煤窑私挖滥采形成了众多在地表浅层燃烧的暗火火区。针对这些火区特点,利用Landsat TM/ETM温度反演、无人机和地面红外热像仪等集成分析技术监测马脊梁矿煤火区。利用Landsat TM/ETM影像提取2000年、2002年、2006年、2007年和2009年5个时期的煤火区热场分布信息,分析其变化过程,圈定煤火区的大致范围;利用无人机搭载光学相机拍摄火区的高分辨率影像,结合煤火区地裂缝的纹理、线特征和灰度值等信息,建立知识模型,提取煤火燃烧区的构造裂缝,为探测、治理地下煤火提供了依据;利用红外热像仪采集煤火燃烧重点区域的温度场信息,进行热点趋势和着火点深度分析,为确定煤火区燃烧点提供依据。
汪云甲田丰黄翌王坚魏长婧
关键词:LANDSAT无人机红外热像仪遥感
基于双线性插值的DEM误差传播的3维可视化模型
2013年
基于柯西-施瓦茨不等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误差3维可视化方法,用于描述DEM双线性插值的误差传播。该模型给DEM用户提供了围绕量测DEM的一个置信空间,真实的DEM将以大于预定的置信水平包含在这个置信空间里。该模型可以使DEM用户直观地了解DEM双线性插值的误差传播情况,从而使对DEM适用性的决策更为准确。
刘二永
关键词:DEM双线性插值
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著,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
邵亚琴
关键词:生态修复
采煤棚户区搬迁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山西大同煤矿集团为例
煤炭开采造成矿区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采煤棚户区居民搬迁迫在眉睫。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棚户区搬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采煤棚户区搬迁的理论模型,并选择山西大同煤矿集团采煤棚户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采煤棚户区搬迁划分为生存型...
黄翌李效顺汪云甲曲福田
关键词:绩效评价
文献传递
煤矿区主要碳汇要素受扰动影响价值计量与生态补偿测度被引量:1
2015年
受煤炭开采影响,矿区内植被、土壤等主要碳汇要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其受煤炭开采破坏导致的碳汇量变化计量是煤炭开采环境外部性的主要方面之一。文章根据大同矿区忻州窑矿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受扰动的生物量变化量、土壤受扰动的侵蚀变化量、土壤营养物质变化量、植被、土壤系统碳收支变化量等结果,借助环境经济学方法构建计量模型,将植被、土壤的物质扰动量转换为经济指标。并通过问卷调研,摸清矿区居民对环境影响的感受,以此作为生态补偿的谈判力,结合企业财务数据,测算生态补偿额度。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大同矿区忻州窑矿因采煤导致的植被、土壤等碳汇要素价值损失为1447万元,生态补偿额度2.353亿元。
黄翌汪云甲刘泗斐侯飞
关键词:植被生态补偿价值量
煤炭开采对植被-土壤系统扰动的碳效应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受煤炭开采影响,矿区内植被、土壤等主要碳汇要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在此过程中其碳汇能力被削弱。本文以碳循环、碳源/汇等理论为基础,讨论了煤炭开采对矿区植被-土壤系统碳汇变化的计量方法;利用时空自适应反射率模型构建长时期植被NDVI序列;通过沉陷区和非沉陷区对比提取采矿对植被NDVI的影响;利用CASA模型计算植被NPP损失量;结合沉陷区内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测定结果,得到矿区植被和土壤受扰动的碳收支变化。结果表明,2001-2010年,大同矿区忻州窑煤矿因开采导致的植被NPP损失量为4 613.66t;土壤有机碳增加1 641.169t;植被-土壤系统碳汇量减少6 166.401t,研究对更全面地测度煤炭开发对环境扰动的碳效应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黄翌汪云甲田丰侯飞
关键词:煤矿区NPP土壤有机碳碳收支
基于Enter-PLSR的高光谱晋华宫矿南山煤矸石山景区土壤有效氮估测被引量:4
2014年
土壤有效氮是反应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光谱技术对土壤有效氮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指导性的动态信息。针对国家矿山公园高光谱有效氮监测研究的空白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计算效率问题,利用ASD FieldSpec 3光谱仪采集了晋华宫矿南山煤矸石山景区(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组成部分),30个碱化栗钙土土样350~2500 nm波段的光谱曲线,研究了土壤光谱与土壤有效氮含量之间的关系。对土壤反射率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和倒数的对数变换,然后在提取特征吸收波段的基础上,分别进行PLSR和进入法-偏最小二乘回归(Enter-PLSR)建立估算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 Enter-PLSR 估算模型在保证与PLSR估算模型相近准确度的情况下,自变量从122个降低到12个,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在填补国家矿山公园高光谱有效氮监测研究空白的同时弥补了PLSR方法计算效率的不足。
林丽新汪云甲熊集兵
关键词:国家矿山公园土壤有效氮
基于灰色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组合的旅游数据预测模型研究
2015年
旅游数据分析对于促进我国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旅游数据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特性,旅游市场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灰色系统。但是由于传统灰色预测方法存在一些理论缺陷,无法准确的预测旅游收入等数据,为了提高旅游数据的预测精度,为政府和旅游部门决策提供支持,将灰色模型与支持向量机模型通过最优权组合,将组合预测模型应用于旅游数据的预测,并以泰安市旅游数据为例,得到较好的预测结果。
韩燕丽刘太安高建新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
基于SD-CA-GIS的环境累积效应时空分析模型及应用被引量:15
2013年
环境累积效应分析强调环境变化的时空放大作用,突出环境要素之间的时空交互作用,从而对环境分析方法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传统环境分析方法归纳、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平台,集成系统动力学(SD)和元胞自动机(CA)的优点,建立了能够分析时间累积、空间累积效应的SD-CA-GIS模型.以山西潞安矿区作为研究区域,在分析矿区社会、经济、工程和环境等因子之间时空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SD-CA-GIS模型.考虑到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殊性,从影响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出发,预测和模拟了矿区2006—203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累积状况.结果发现,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等人类干扰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在研究时段内,工矿用地、居民用地和交通用地呈现累积性增加,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累积性减少.同时,由于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干扰的种类和强度变化,使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扩展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述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同时考虑时间累积效应和空间累积效应的动态变化,能为环境累积效应的分析和评价提供有效的帮助.
王行风汪云甲李永峰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地理信息系统
煤炭开发对矿区植被扰动时空效应的图谱分析——以大同矿区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植被是综合体现矿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因子。以NDVI值为参数,基于像元二分的遥感估算方法测度了1999—2010年大同矿区的植被覆盖情况。利用Global Moran's I、Getis-Ord General G、Getis-Ord Gi*、Anselin Local Moran I等空间关联指数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的视角揭示了矿区植被受煤炭开发等活动扰动的时空演化和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大同矿区植被盖度变化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状态,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这一现象在植被盖度最低时期最明显;(2)在植被盖度上升期,其变化的热点区不断减少或向次热点地区分散,矿区植被变化集聚效应越发不显著,总体上呈离散的态势。(3)煤炭开发对矿区植被的扰动呈现整体性特征,与煤炭产量成正比。(4)不同植被类型受煤炭开发扰动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5)采用循环工艺的高效高产矿井大规模煤炭开发对植被的扰动作用尚不明显,但长期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黄翌汪云甲李效顺胡召玲刘国平
关键词:煤矿区植被盖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