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0211A35)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沈开金敖其马志强马莉楼林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军区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批量伤员
  • 4篇救治
  • 4篇急诊
  • 4篇急诊科
  • 3篇急救
  • 2篇伤员
  • 2篇评分
  • 2篇急救模式
  • 2篇包干
  • 2篇包干制
  • 2篇MEWS评分
  • 1篇一体化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医护
  • 1篇有效率
  • 1篇早期预警评分
  • 1篇中毒
  • 1篇伤员救治

机构

  • 5篇新疆军区
  • 4篇兰州军区乌鲁...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沈开金
  • 3篇敖其
  • 3篇马莉
  • 3篇马志强
  • 2篇吉善和
  • 2篇黄建成
  • 2篇楼林
  • 2篇姜雯娟
  • 1篇马志强
  • 1篇刘绍明
  • 1篇彭铖
  • 1篇马莉
  • 1篇姜文亭
  • 1篇王晓军
  • 1篇李红
  • 1篇季玉玲
  • 1篇何艳梅
  • 1篇李申一
  • 1篇吴辉
  • 1篇李娜

传媒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EWS评分在批量伤员紧急救助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modified early warning system,MEWS)评分在急诊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实践意义。方法将2011年6月-2016年10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急诊科救治的459例批量伤员使用MEWS评分与AIS—ISS评分进行一致性分析,并与现存的各评分比较推测近、远期死亡率。结果根据Kappa一致性分析,本研究Kappa值为0.691,P=0.000〈0.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一致性好。通过c—statistics显示推测MEWS远期死亡率为0.945(95%CI 0.879-0.961),短期死亡率为0.962(95%CI 0.901-0.973)。结论在院内急救批量伤员拣伤分类中,MEWS评分与AIS—ISS评分一致性好,MEWS评分推测死亡率与现存的各评分相近或更优,可以应用于急诊科的批量伤员检伤分类。
姜雯娟沈开金韩小博马志强敖其马莉
关键词:MEWS评分批量伤员急诊科
暴恐致批量伤员一体化救治流程与模块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批量伤员的定义一般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造成的3个以上的伤员。除了战争,批量伤员产生的原因常见于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及工伤事故等^([2-3]),但对于新疆地区而言,批量伤员的产生除了上述因素外,近年来发生的恐怖暴力事件成为了产生批量伤员的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以来,发生了多起导致大批量伤员的恐怖暴力事件,在对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批量伤员的的救治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有的传统救助模式无法高效.
沈开金姜雯娟韩小博黄建成雷权马志强马莉
关键词:批量伤员一体化救治流程
“包干制”模式在批量伤员急诊科救治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包干制”模式在急诊科救治批量伤病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12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6批177例批量危重伤员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ale,ISS)均≥16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模式;2012—2014年收治的18批169例批量伤员为实验组,采用“包干制”模式,将两组抢救成功率、急诊滞留时间、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应用“包干制”模式救治伤员成功率高、急诊滞留时间短(P〈0.05或P〈0.01),满意度高。结论“包干制”模式在批量伤员急诊科救治环节中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提高了伤员救治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姜文娟沈开金韩小博何艳梅马志强敖其马莉
关键词:批量伤员急诊科急救模式
特大批量伤员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特大批量伤员急诊科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批量伤员在该救治链上的抢救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性总结乌鲁木齐一起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批量伤员在我院急诊科内救治的相关资料,分析其救治模式运行的可行性及救治质量。结果通过急诊科内合理、高效、快速的组织与救治,本组62例伤员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伤员平均在32min内完成了急诊科内的救治。结论对批量伤员急诊科环节救治,采用急诊首诊-紧急损害控制-辅助检查-快速收治“包干”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伤员救治的成功率。
沈开金刘绍明姜文亭吉善和楼林黄建成吴辉马莉
关键词:急诊科急救急救模式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北方冬季尤为常见,经抢救治疗后并发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发生在急性中毒后的两个月内[1]。导致DEACMP发生的危险因素很多,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细胞毒性学说、脑循环障碍理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细胞凋亡等多种理论[2]。利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DEACMP是临床上的常用手段且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结合文献就利用HBO治疗DEACMP的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周银孙琼沈开金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HBODEACMP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医护配比包干制模式在批量伤员急诊科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包干制医护配比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紧急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26批次196例批量伤员,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在医院统一指挥领导下组建绿色通道模式,对所有伤员实行医护配比"包干"负责制,具体为中、重伤员由1名急诊医生、1名专科医生、4名护士负责救治,轻伤员由1名医生、2名护士全程负责救治,合理高效的进行诊断和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结果 196例伤员中2例因有害气体中毒院前死亡,1例因车祸至严重多发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较重伤员进行救治脱险后收住相应科室,损伤较轻的伤员则回观随诊。及时抢救率为100%(196/196),成功抢救率为98.5%(193/196)。伤员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平均为48 min,最短10 min,最长时间为8 h。结论新型的包干制分配模式在批量伤员救治过程中取得了满意的救治成功率。
郭旭沈开金敖其马莉马志强李娜周银
关键词:伤员急诊科包干制抢救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批量伤员紧急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批量伤员紧急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6年10月新疆军区总医院急诊科救治的459例批量伤员,按照不同批次随机分为观察组246例和对照组213例;观察组应用MEWS评分量表进行分类救治,对照组应用损伤严重度分级(AIS-ISS)评分进行分类救治,比较两组评估分类时间、分类准确度、救治成功率,以及患者和(或)家属对急诊抢救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评估分类时间(1.32±0.41)min,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5±0.66)min(P<0.01);观察组验伤分类准确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4%(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P<0.05);观察组伤者和(或)家属满意度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P<0.05)。结论:在批量伤员的紧急救治中,MEWS评分量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评估伤情,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
沈开金李红韩小博
关键词:MEWS评分批量伤员紧急救治
批量伤员救治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基数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工作的区域越来越密集。交通事故、工程事故、火灾等时有发生,地震、群体性中毒等特大事故也偶有发生,短时间内即可造成批量伤员。批量伤员伤情复杂,且通常有相当比例的重伤员,这对医院应急抢救的组织管理提出了挑战。研究与制定批量伤员救护程序,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就批量伤员救治进展介绍如下。
沈开金吉善和楼林姜雯娟
关键词:批量伤员救治
突发批量伤员手术救治中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18例紧急手术伤员的麻醉处置总结,提出在处理突发事件批量手术伤员时,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伤员获得最确切的救治,麻醉医师的工作场所应前伸至急诊科,在第一时间了解批量伤员的人数、伤情,同时打破常规,尽量缩短术前准备时间,统筹安排人员,有序进行麻醉管理。根据不同的伤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强调围术期管理,预防麻醉并发症发生,重视术后镇痛,利于伤员术后身心恢复。
黄建成钱若筠季玉玲赵涛李申一彭铖王晓军沈开金
关键词:批量伤员手术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