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Z056)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任勇付春王玥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嵌入到断裂:中国社会认同的轨迹变迁被引量:4
- 2009年
- 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作为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存在着内在紧张关系,但是对于以儒家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而言,其实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国家的结合,而嵌入性这个概念可以更好地体现这种联系的独特机制。进入近代,中国原有的朝贡体系崩溃,与世界的关系被纳入到新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之中,而全球化所引发的认同碎片化则使原来的嵌入体系被破坏,呈现一种断裂的过程。
- 任勇
- 关键词: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嵌入性
-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视野中的民族和民族国家被引量:1
- 2011年
-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对民族的概念并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但是对不同类型的民族进行了区分。在社会分工的推动下,新的民族开始形成,并与民族国家形成联系在一起。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平等、民族自决和民族融合有机统一于民族国家建设中,而单一制的民主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的结构形式。同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民族也需要从政治解放向人类解放转变,进而加速了原有民族国家形态的改变。
- 任勇付春
- 关键词:地方自治民族国家
-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挑战及回应:全球化的视野被引量:12
- 2011年
- 作为公民理论的最新发展,公民文化权利的保障已经成为重要内容。具体到中国的少数民族来讲,原先作为特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有机统一的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就逐渐发展为主要作为特定文化形态共同体存在的少数民族,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就显得非常突出。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国家要通过文化扶贫、文化建设、文化管理等措施来尊重和保证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从而使中国在实现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中达到统一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统一。
- 付春任勇王玥
- 关键词:民族文化公民身份文化权利
- 中国社会认同的现代化转型:政治与文化的向度被引量:5
- 2009年
- 从学理上来讲,认同包含着政治和文化两重含义,但是对于以儒家文化认同为核心的中华帝国而言,其实体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结合。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被迫纳入到新的现代国家主权体系中,而全球化所引发的认同碎片化更加加剧了原有嵌入体系的破坏。
- 任勇
- 关键词:政治认同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