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07BB5011)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汪正清路延之鲜尽红张璇刘高科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人CR1-SCR1-3蛋白对急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补体活化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人补体受体1型SCR1-3蛋白(CR1-SCR1-3)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组法分为假手术组(n=15)、CI/R组(n=30)及CI/R+CR1-SCR1-3组(n=30)。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记录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制作脑匀浆测定大脑皮层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醇(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制备切片观察大脑皮质区补体C4b沉积及病理改变。结果缺血再灌注24 h后,CR1-SCR1-3蛋白可明显改善CI/R+CR1-SCR1-3组大鼠神经功能(P<0.05);脑梗死体积亦明显减少(P<0.01);与CI/R组比较,CI/R+CR1-SCR1-3组MPO活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缺血脑组织皮质区原位补体C4b沉积显著减少(P<0.01),病理损伤亦明显减轻。结论补体活化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CR1-SCR1-3蛋白对大鼠急性C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杨绍俊张璇路延之汪正清
- 关键词:补体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 何莉鲜尽红刘高科杨永涛汪正清
- 关键词:高密度发酵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