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作品数:40 被引量:360H指数:10
相关作者:龚一富王何瑜俞凯章丽刘浩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基因
  • 6篇三角褐指藻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6篇胡萝卜素
  • 5篇萝卜
  • 5篇胡萝卜
  • 4篇岩藻黄素
  • 4篇转录
  • 4篇类胡萝卜素
  • 3篇基因表达
  • 2篇蛋白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转录组
  • 2篇克隆
  • 2篇光催化
  • 2篇合成酶
  • 2篇层次分析
  • 2篇层次分析法
  • 2篇茶叶

机构

  • 16篇宁波大学
  • 4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浙江上洋机械...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省林业科...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绍兴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机电职业...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龚一富
  • 13篇王何瑜
  • 6篇俞凯
  • 5篇章丽
  • 4篇刘浩
  • 3篇张宪
  • 3篇赵章风
  • 3篇严小军
  • 3篇钟江
  • 2篇李茜
  • 2篇孙仁华
  • 2篇宁惠娟
  • 2篇刘丽娜
  • 2篇杨韬
  • 2篇张燕
  • 2篇景丹丹
  • 2篇周丽亚
  • 1篇叶民峰
  • 1篇吴新丽
  • 1篇张文青

传媒

  • 4篇核农学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遗传
  • 2篇茶叶科学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中国油脂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茶叶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3D打印材料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深入分析3D打印高分子材料现有的改性技术和改性原理;着重介绍国内外新型3D打印材料的应用,包括生物医疗、工业、航空制造、建筑、文物修复与保护等各个方面,并对高分子复合材料未来在3D打印材料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展望。
施宇羽刘丽娜宋平安
关键词:高分子复合材料3D打印改性
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克隆与表达调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探索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的生物合成与crtiso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c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乙酰水杨酸(ASA)、花生四烯酸(AA)、甲基茉莉酸(MeJA)和硫酸铈铵(ACS)4种诱导子不同浓度处理对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crtiso cDNA全长2 116 bp,开放阅读框(ORF)1 902 bp,编码635个氨基酸。crtiso蛋白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相对分子质量67 803.00 Mr,理论等电点7.14,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主要构成元件是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并存在保守区域和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crtiso蛋白与海虹束毛藻亲缘关系较近。诱导子表达结果表明,ASA、AA、MeJA和ACS均能显著提高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的表达水平,当ASA、AA、MeJA和ACS质量浓度分别为10 mg·L^(-1)、0.1 mg·L^(-1)、50μmol·L^(-1)和0.2 mg·L^(-1)时,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表达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crtiso基因表达量与岩藻黄素含量呈线性关系,表明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的生物合成是通过调控crtiso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岩藻黄素的合成代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管悦琳龚一富朱帅旗俞凯王何瑜严小军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基因克隆
基于PPT跟踪器和Cyber手套的虚拟手交互被引量:1
2013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PPT(precision position tracker)跟踪器和Cyber手套的虚拟手交互方法,该方法先是通过PPT跟踪器获取人手的空间方位和移动数据以及通过Cyber手套获取手指各关节的运动数据;接着构建相应的数据结构,关联数据手套、位置跟踪器和虚拟手,驱动虚拟手操作,实现虚拟手在3D虚拟环境中的自然交互。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时地获取数据手套运动数据并控制虚拟手操作,视觉效果良好,交互行为直观。
陈广文杨文珍吴新丽秦聪黄欣
关键词:虚拟手跟踪器数据手套人机交互
绿色杜氏藻GGR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研究
2017年
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高通量测序方法获得绿色杜氏藻GGR基因(Gen Bank序号:KX100480)cDNA全长序列,研究了甲基茉莉酸(Me JA)对绿色杜氏藻GGR基因表达的影响.测序结果表明,绿色杜氏藻GGR基因cDNA全长2 356 bp,开放阅读框1 539 bp,编码51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2.296 1 k Da,理论等电点为6.5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保守的Chl P结构域,为可溶性蛋白,具有跨膜区域,无信号肽.Target P 1.1 Server预测结果表明,该蛋白可能定位于线粒体.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色杜氏藻GGR蛋白较其他植物的GGR蛋白亲缘关系较远.RT-PCR结果表明,100μmol·L-1 Me JA可显著地提升绿色杜氏藻GGR基因的表达(P<0.01).同时,绿色杜氏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最高,说明GGR基因与绿色杜氏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存在一定关系.
张燕龚一富景丹丹朱帅旗俞凯
关键词:GGR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百山祖冷杉枝叶营养元素含量与适生立地土壤养分关系分析
2012年
研究了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分布区适生立地表层土壤养分及其与百山祖冷杉枝叶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pH5.11~6.42,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19.0750g/kg、2.1962g/kg、15.0163mg,kg、136.2152mg/kg;百山祖冷杉对土壤N、P、K富集能力均较高,而对微量元素富集能力较弱,且枝部和针叶均未检出Na元素;较高的土壤N含量,可相应显著提高百山祖冷杉叶N、K含量水平,较高的土壤P含量,则显著抑制百山祖冷杉叶对K和枝对N的积累水平,较高的土壤Cu含量显著降低了Cu元素在叶器官中的积累,而显著增加了枝条中Cu和Zn的积累水平,较高的土壤Fe含量则显著促进了针叶中Fe元素和枝中Fe、Mn元素的积累水平。
刘亚群韩素芳张飞英夏龙娟张东北樊民亮汪和木邵顺流
关键词:百山祖冷杉土壤营养元素
葡萄糖诱导绿色杜氏藻转录组及相关通路差异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绿色杜氏藻是研究耐盐机理的模式绿藻.葡萄糖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还是信号物质.目前,对绿色杜氏藻转录组、糖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和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Illumina Hi SeqTM2000高通量测序,获得葡萄糖处理和未处理绿色杜氏藻转录组信息.利用P value值和差异倍数对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111条转录本存在差异表达,3条为上调转录本,108条为下调转录本.利用RT-q PCR检验差异表达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转录本表达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71条下调转录本与代谢相关,占所有下调转录本的65.74%.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21条KEGG通路含89条下调转录本,14条通路与代谢相关.代谢中通路最多的为能量代谢(6条),含63条下调转录本.能量代谢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下调转录本最多,为29条.通过分析找到2条与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通路(MVA/MEP途径及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并发现通路的关键基因hmgs、dxs、dxr、psy、pds、chyb,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均不存在差异表达.研究表明,葡萄糖抑制了绿色杜氏藻光合作用,代谢受阻,但未影响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通路及关键基因.
朱帅旗龚一富刘浩章丽王何瑜
关键词:葡萄糖转录组Β-胡萝卜素
三角褐指藻GPAT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三羧酸甘油酯(TAG)是植物细胞中油脂的主要储存形式,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TA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探明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变化与GPAT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三角褐指藻GPAT的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T-q PCR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GPAT的表达差异及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的c DNA全长序列为1 743 bp,含有1个长度为1 305 bp的ORF,编码434个氨基酸,含有3个保守序列区。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属于LPLATs超家族,且具有GPAT特征性的酰基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与大洋洲海链藻的亲缘关系最近。RT-q PCR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提高,三角褐指藻GPAT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5℃、37.5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与藻体内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此外,GPAT表达量与总脂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80,P<0.05),推测三角褐指藻GPAT可能是三角褐指藻脂类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体内油脂含量提供了优质的基因资源,同时为进一步揭示三角褐指藻脂类物质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尹航袁岚瑛俞凯章丽石慧王何瑜龚一富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脂质
体外膜肺氧合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过程中并发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特点以及可能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15年6月接受ECMO治疗并确诊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对血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学分析,并分析评价感染发生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ECMO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血培养共分离出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5株,占71.4%,革兰阳性(G^+)球菌2株,占28.6%;G-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乙酸钙鲍氏复合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2株G^+球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和头状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均耐药,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ECMO时间≥7 d、置管部位出血等有可能是ECMO并发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G^-杆菌是ECMO治疗中并发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G^+球菌敏感性尚可,应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ECMO治疗期间应对发生血流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应实行重点监控并积极避免。
李茜孙仁华洪军胡秀平呼邦传公方晓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血流感染病原
羊栖菜多糖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结构的影响。方法:提取羊栖菜多糖并测定含量,以L-DOPA为底物,在475nm处测定吸光度,观察羊栖菜多糖提取物对酪氨酸酶二酚酶活力的影响;测定羊栖菜多糖作用下酪氨酸酶内源荧光和ANS结合的荧光的变化,以判断对酶结构的影响情况。结果:羊栖菜多糖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导致酪氨酸酶的二酚酶活力下降。羊栖菜多糖使二酚酶活力下降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IC50)为(2.16±0.37)mg/mL。羊栖菜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是一个可逆过程,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通过动力学分析,测得羊栖菜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常数(Ki)为(4.34±0.56)mg/mL。荧光测定结果表明,羊栖菜多糖的结合引起酪氨酸酶三级结构的明显改变。结论:羊栖菜多糖与酪氨酸酶的结合引起酶结构的变化,并以混合抑制的方式可逆抑制酪氨酸酶的二酚酶活性。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和设计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奠定科学基础。
张捷陈忠浩叶森斯越秀李彩燕
关键词:羊栖菜多糖酪氨酸酶抑制动力学荧光分析
硫酸铈铵对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的影响及转录差异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利用血球计数法测定藻密度,研究不同浓度硫酸铈铵诱导子对三角褐指藻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经不同浓度诱导子处理后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的含量。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岩藻黄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转录差异,并利用SAS9.0统计软件对荧光定量PCR结果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酸铈铵(0.2-1.6 mg·L-1)抑制三角褐指藻细胞的生长。HPLC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铈铵浓度的增加,岩藻黄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硫酸铈铵浓度为0.2 mg·L-1时,岩藻黄素含量最高,达1.28 mg·g-1DW,比对照组提高了60%。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硫酸铈铵浓度在0.2 mg·L-1时,岩藻黄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玉米黄素环氧酶基因(zep)、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ys)、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lcyb)、胡萝卜素异构酶基因(rtiso)和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与岩藻黄素含量变化相一致。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这些基因与岩藻黄素生物合成显著相关,其中,lcyb基因和pds基因对岩藻黄素生物合成贡献率最大。
朱帅旗龚一富刘浩张兵兵王何瑜
关键词: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转录主成分分析稀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