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0911)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丘学林赵明辉夏少红徐辉龙敖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壳
  • 2篇地壳结构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仪
  • 1篇地质
  • 1篇天然地震
  • 1篇转换带
  • 1篇陆壳
  • 1篇活火山
  • 1篇火山
  • 1篇构造地质
  • 1篇海底
  • 1篇海底地震
  • 1篇海底地震仪
  • 1篇海洋地质
  • 1篇PMP
  • 1篇层析成像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夏少红
  • 3篇赵明辉
  • 3篇丘学林
  • 2篇徐辉龙
  • 1篇敖威
  • 1篇夏戡原
  • 1篇施小斌

传媒

  • 1篇海洋通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3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天然地震后续PmP震相走时特征及在地壳结构成像中的作用--以日本东北活火山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天然地震后续PmP震相的射线路径两次穿越地壳内部,能够极大地提高射线的交叉和覆盖程度,对改善地壳内部结构的成像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不同震源深度的天然地震后续PmP震相走时特征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随着偏移距的增加,不同震源深度的天然地震后续PmP震相的理论走时差逐渐地变小;并且将PmP震相与初至P波震相的到时差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显示当偏移距小于约120km时初至震相为来自地壳内部的折射震相(Pg震相),震源深度越浅,两震相的走时差越大;而当偏移距大于约150km时初至震相为来自上地幔的折射震相(Pn震相),震源深度越浅,两震相的走时差却越小.然后根据不同震源深度的PmP震相走时特征、波形振幅特征和粒子运动轨迹特征,以日本东北活火山地区为例,从地震波形中拾取到了394个PmP震相数据和3356个初至P波数据.使用这些走时数据,分析了PmP数据对日本东北活火山地区地壳结构成像精度的改善程度,发现加入PmP震相后,地壳内部的射线交叉程度得到很大的改善,地壳尤其是下地壳结构成像的精度得到了有效提高,获得了清晰的火山岩浆上升通道,且岩浆上升过程中产生的低频微震均分布在该低速通道的周边,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这说明了天然地震后续PmP震相在地壳精细结构成像中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夏少红丘学林徐辉龙赵明辉施小斌
关键词:地壳结构层析成像天然地震活火山
海洋广角地震数据校正方法探讨被引量:16
2011年
海洋广角地震数据的采集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及高难度等特点,这使得从海洋上采集到的地震数据显得异常宝贵,但往往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如气候条件、定时定位条件、仪器条件及人为因素等)的限制,导致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存在一些缺陷。以南海地区开展的海陆地震联测及海底地震仪(OBS)探测的试验数据为例,对导航数据时间误差、部分陆地固定台站的时间误差、海底地震仪定位偏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数据校正方法,同时对这些校正方法的原理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从校正后的结果看,原本存在明显问题的数据得到了有效解决,为更深入地解决海洋人工地震数据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技术路线。
夏少红敖威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分析南海共轭大陆边缘的地壳结构,在收集南海地区多次海底地震仪探测、海陆地震联测以及重、磁探测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南海北部陆缘3条由东向西横贯海陆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并以中地壳低速层和下地壳高速体的分布特征为基础,推测滨海断裂带可能为华南正常陆壳与南海减薄陆壳的分界断裂;以地壳减薄程度和下地壳高速层的尖灭为标志,圈定了洋陆壳转换带,发现南海北部陆缘从东到西地壳拉张减薄的程度和模式具有较大差异性.然后以南沙地块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数据为基础,揭示了礼乐滩洋陆壳转换带表现为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变化的陡峭梯度带,莫霍面深度从礼乐滩的~24km急剧抬升至洋盆区的~11km;礼乐滩以西的洋陆壳转换带从东到西逐渐变得平缓;南沙海槽两侧的水深和重力异常具有对称性,为"U"形结构;并将水深、莫霍面和重力急剧变化的梯度带拟定为南沙地块洋陆壳转换带的分界标志.最后构建了穿越南海共轭陆缘的地壳结构剖面,并将其划分为减薄陆壳、洋陆壳转换带、洋壳及拉张裂谷等类型.
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夏戡原
关键词:构造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