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7A178)

作品数:4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易兴阳池丽芬林静池万章苏微微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阿司匹林
  • 3篇阿司匹林抵抗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研究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事件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黏度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川芎嗪
  • 1篇盐酸川芎嗪注...
  • 1篇氧化酶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 1篇随访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池丽芬
  • 3篇易兴阳
  • 2篇池万章
  • 2篇林静
  • 1篇周强
  • 1篇潘继豹
  • 1篇苏微微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酸川芎嗪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患者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同时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及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NHISS评分、血液黏度指标及凝血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9.10±2.23)分低于对照组NHISS评分(13.09±3.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8.12±3.26)m Pa·s、全血高切黏度(4.12±1.18)m Pa·s、血浆黏度(1.22±0.35)m Pa·s都低于对照组全血低切黏度(11.33±3.71)m Pa·s、全血高切黏度(6.09±1.22)m Pa·s、血浆黏度(2.08±0.54)m P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13.63±4.28)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0.61±8.02)s、凝血酶时间(23.26±6.09)s都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10.55±3.46)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3.29±7.17)s、凝血酶时间(18.05±4.6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2.69±0.33)g/L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4.14±0.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
周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补阳还五汤血液黏度凝血因子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及其与血管事件的关系被引量:36
2011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随访期AR与脑梗死复发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 600例脑梗死患者,入院当Et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7~10 d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AR患者及敏感患者,并对患者进行6~24个月随访,观察脑梗死复发及其他血管事件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及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 600例脑梗死患者中有AR者150例(25.0%),敏感者450例(75.0%);AR组女性、糖尿病患者比例及血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糖尿病(OR=2.58,95% CI 1.37~4.85,P=0.003)、高LDL血症(OR=1.89,95% CI 1.21~2.93,P=0.005)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R组随访期脑梗死复发率、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均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糖尿病(OR=2.47,95% CI 1.36~4.65,P=0.00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脑梗死(OR=2.13,95% CI 1.24~3.95,P=0.023)及AR(OR=3.86,95% CI 1.79~5.87,P=0.002)是随访期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AR者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3.86倍.结论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AR发生率高,AR与脑梗死复发及其他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易兴阳苏微微林静池丽芬池万章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抗药性随访研究
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及环氧化酶-1(COX-1)基因C50T和环氧化酶-2(COX-2)基因G765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方法634例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入院次13开始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前和治疗7~10天后分别检N--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并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检测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性。结果634例脑梗死患者中,阿司匹林抵抗(AR)者129例(20.35%),阿司匹林半抵抗(ASR)28例(4.42%),阿司匹林敏感(AS)477例(75.23%)。COX-1CSOT和COX-2G765C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ASR+AR组及As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后7—10天,脑梗死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下降80.00%及40.00%;无论COX-1C50T和COX-2G765C的哪种基因型均可使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但各种基因型在这些指标降低幅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1基因CSOT和基因GCOX-2765C变异者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在服阿司匹林前后均高于无变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高,COX-1基因CSOT、COX-2基因G765C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也不影响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反应性。
池万章易兴阳周强林静池丽芬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基因多态性脑梗死环氧化酶
脑梗死复发患者血小板活化及阿司匹林抵抗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复发的治疗中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AR)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入院当天对58例复发组脑梗死患者和116例初发组脑梗死患者采用1∶2配对法,对其血小板聚集率和PLA水平进行测定。每晚开始顿服拜阿司匹林200 mg,连续顿服7~10 d后,通过再次测量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挑选出具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结果在入院当天的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结果和PLA水平均表现为复发组高于初发组患者,在持续顿服7~10 d的拜阿司匹林后,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也表现为复发组高于初发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和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复发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中服用阿司匹林期间有必要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查,尽早发现和识别AR,及时调整二级预防策略。
潘小云易兴阳池丽芬潘继豹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活化脑梗死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