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0991016Z)
-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 相关作者:唐乾利俞渊李泉付军黄名威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防治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运用现代医学实验方法,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和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共80只,分为模型组、大黄灵仙组、消炎利胆组和正常对照组4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黄灵仙组、消炎利胆组进行慢性肝损伤造模,完成后大黄灵仙组和消炎利胆组分别予大黄灵仙胶囊(制作成悬液)、消炎利胆片(制作成悬液)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取材,观察、比较胆囊成石情况;检测各组兔血清相关指标;检测兔肝组织总RNA和肝组织中CYP7A1mRNA和acbc11mRNA基因表达相对量。结果大黄灵仙组在降低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酸含量方面结果优于消炎利胆组;模型组兔肝组织中CYP7A1和acbc11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分别只有正常组的54.0%和49.9%;大黄灵仙组、消炎利胆组兔肝组织CYP7A1mRNA和胆汁酸盐输出泵acbc11mRNA表达量亦比正常组下降,但却比模型组有明显上升趋势,同时比较二者治疗结果,大黄灵仙组优于消炎利胆组(P<0.05),特别是在改善acbe11基因表达方面更具优势。结论大黄灵仙胶囊能够修复受损肝细胞,稳定肝细胞CYP7A1、胆汁酸盐输出泵acbc11的基因表达,改善肝脏胆固醇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等,有效地保护了肝脏功能,起到了减少和预防结石形成的作用。
- 唐乾利黄炜黄名威李泉俞渊付军
- 关键词:胆结石分子生物学
- 胆石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 2014年
- 本文通过利用文献检索、数据库收集整理胆石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近年来胆石病的若干治疗方法及其相应的临床疗效,将相关结果汇总,为胆石病的临床防治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参考,以期促进胆石病防治研究的发展和扩大临床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胆石病临床防治效果的目的。
- 吕震王兵唐乾利
- 关键词:胆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