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KJ2010A165)
-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丹丹汪凯万兴松朱道民杜晓玮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神分裂症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探讨患者敌意归因偏向与共情能力及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模棱两可、目的和敌意问卷(AIHQ-C)和人际反应指征量表(IRI-C)对81例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作评估,与100例正常者作比较,患者组同时作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结果患者组AIHQ-C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5),患者组的IRI-C总分、想象力和共情性关心因子分均低于正常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AIHQ-C评分与IRI-C总分、观点采择因子分及共情性关心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P<0.05),与PANSS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IRI-C总分与阴性症状(r=-0.28,P=0.011)呈负相关,共情性关心因子分与PANSS总分(r=-0.22,P=0.045)和阴性症状分(r=-0.26,P=0.019)呈负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敌意归因偏向和共情能力的损害,这种归因偏差可能与患者的共情能力缺陷有关,并且对患者的精神症状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 陈学全汪凯董毅朱道民万兴松杜晓玮刘巍刘丹丹孙娜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敌意归因共情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