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YW-328)
-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 相关作者:蓝永超胡兴林丁宏伟喇承芳高前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黄委会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甘肃省河流天然水化学特征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依据甘肃省108条主要河流、128个监测站点近60a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全省河流按天然水化学特征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河流的天然水化学分布状况可根据主要离子浓度接近、水化学类型趋同原则,划分为祁连山区、甘南高原区、黄土高原干旱区、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和陇南湿润区5大区域;全省河流加权平均的主要离子浓度整体略高于全黄河流域均值,但明显高于全长江流域均值.主要离子中Cl-、Na+的空间变异性最大,而HCO3-、Ca2+空间变异性最小,SO42-、Mg2+居中;主导水化学特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径流深,各主要离子与径流深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径流深<120mm相关性最为显著,径流深>120mm相关性减弱,优势离子在径流深5~46mm区间内根据径流深的变化而转换,表现出随径流深变化的规律性.
- 王双合胡兴林赵治文陈颂平王静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
- 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流域气候变化及其对出山径流的影响与预估被引量:21
- 2011年
- 依据祁连山西段党河山区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和出山口水文站的径流等观测数据,分析1960-2010年51a来党河出山径流量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1a来,党河山区气候转暖湿明显,气温上升,降水量增加、冰川消融增加.受山区气候变化影响,出山径流量总体亦呈增长趋势.从径流的补给来源与季节水量变化上讲,与主要受降水影响的河西走廊中、东部的黑河、石羊河水系不同,由于党河河源分布的冰川面积较多、个体较大,冰川融水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更甚于降水.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山区气候继续受向暖湿转化的影响,党河出山径流量呈持续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 蓝永超沈永平高前兆胡兴林丁宏伟喇承芳宋洁
- 关键词:气候变化出山径流全球变暖
- 1965—2010年白龙江上游径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根据白龙江上游白云水文站1965—2010年46a的月年实测径流资料,用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内各月占年径流的百分比、年内不均匀系数、集中度以及变化幅度等不同指标,分析研究了白龙江上游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的规律.研究表明:白龙江上游年径流量受气候变化和流域天保工程的实施,年际变化趋势逐步减小,径流重心位置基本未发生变化,径流年内分配过程渐趋均匀.白龙江上游源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区域内植被的恢复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使汛期径流占年总量的比减少,非汛期径流量占年总量的比有所增大.
- 马正耀胡兴林蓝永超钱鞠
- 关键词:径流变化
- 甘肃省苦咸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19
- 2009年
- 通过实测资料对甘肃省苦咸水资源进行评价,得出了苦咸水资源的数量、地域分布、在全省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影响人口等。分析了苦咸水的成因,论证了苦咸水在空间分布上与降水、蒸发和干旱指数等气候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降水量430 mm左右为黄土高原区苦咸水与淡水的分界线。通过构建箱体概念模型,分析导出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小流域矿化度的时空演变数学模型,从宏观上揭示了径流矿化度的时空演变规律和趋势,提出苦咸水流域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路。
- 王双合胡兴林蓝永超王静丁再盛
- 关键词:苦咸水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