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11)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11)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济欧阳自远王世杰王文琼李阳兵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污染
  • 4篇基线
  • 4篇表层土
  • 4篇表层土壤
  • 4篇层土
  • 3篇地球化学基线
  • 3篇环境地球化学
  • 3篇环境地球化学...
  • 2篇污染研究
  • 1篇石灰土
  • 1篇喀斯特地区
  • 1篇黄壤
  • 1篇灰土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 1篇

机构

  • 5篇贵州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王济
  • 4篇王世杰
  • 4篇欧阳自远
  • 1篇李阳兵
  • 1篇王文琼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镉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 046 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镉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对487个样品的镉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镉的基线值为0.068 mg/kg,镉元素含量大于1.010 mg/kg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40%的表层土壤未受镉污染,19%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与中度污染之间,14%受中度污染,19%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7%受强污染,1%的表层土壤介于强污染到极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则显示,贵阳市57.9%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镉污染,镉的污染程度最大为12.1,96%的表层土壤污染程度小于4,总污染程度大于0,即总体受到污染.
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
关键词:基线污染土壤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镍的基线及污染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以贵州省贵阳市8046 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中镍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镍的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并进行污染分析.通过对332个样品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镍的基线值为17.0 mg/kg,大于57.0 mg/kg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19.2%的表层土壤未受镍的污染,63.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16.8%的中度污染,只有0.3%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则显示贵阳市64%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镍的污染,镍的污染程度最大为1.56,总污染程度小于0,即总体未受到污染.
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
关键词:基线污染土壤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铅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64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铅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铅的基线值为14.8mg·kg-1,样品中铅元素含量大于70.1mg·kg-1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18%的表层土壤未受铅的污染,4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28%的中度污染,6%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1%的强污染。污染程度指数分析则显示贵阳市49.9%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铅的污染,铅的污染程度最大为8.11,总污染程度略大于0,即受到轻微污染。
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
关键词:基线污染土壤
喀斯特地区代表性土壤中铜的形态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在贵州省贵阳市附近喀斯特区选择两种典型的土壤进行采样,并对土样中各种形态的铜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喀斯特地区石灰土中铜的氧化锰结合态铜、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铜和紧结合有机态铜要比黄壤中相应形态的铜更为活跃,石灰土中可交换态铜为1.520m g/kg;而黄壤中铜的可交换态铜、碳酸盐结合态铜、松结合有机态铜和晶型氧化铁结合态铜比石灰土的活跃,可交换态铜可达5.458m g/kg。
王济李阳兵王文琼
关键词:石灰土黄壤
贵阳市表层土壤中汞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及污染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在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研究区域中,将土壤重金属元素汞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区域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基线,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487个样品的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汞的基线值为0.045mg·kg-1,样品中汞元素含量大于0.530mg·kg-1的样品可能遭受人为污染的影响。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12%的表层土壤未受汞的污染,3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36%的中度污染,11%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2%的强污染,1%的介于强污染到极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显示,贵阳市56.1%的表层土壤未受到汞的污染,汞的污染程度最大为45.87,总污染程度大于0(即受到污染)。
王济王世杰欧阳自远
关键词:基线污染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