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084300510021)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小立范积伟刘英张照军康梦菁更多>>
- 相关机构:中原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河南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煅烧温度对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纯度的影响
- 2012年
- 利用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对影响HAP的工艺因素——煅烧温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获得纯度较高的HAP;但煅烧温度达到1 000℃时,红外图谱中3 640cm-1左右的OH-吸收峰变弱,HAP产物分解;当Ca/P比为1.67时,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HAP.
- 张小立范积伟刘英张照军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煅烧温度纯度
- 陈化时间对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纯度的影响研究
- 2012年
- 对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OH-的吸收强度越来越突出(说明沉淀反应越来越充分),制备的HAP也越纯、越多;为了得到数量多、纯度高的羟基磷灰石,陈化时间要超过22h;煅烧有利于获得高纯度的羟基磷灰石;当pH值为10时,制备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纯度高.
- 张小立刘英张照军李爱梅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纯度
- 不同配方下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纯度被引量:1
- 2013年
- 分别以Ca(NO3)2和NH4H2PO4及Ca(NO3)2.4H2O和H3PO4为起始原料,利用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结果表明,溶液pH值和煅烧温度对HAP纯度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当pH值提高时,有助于获得较高纯度的HAP;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HAP粉体纯度较好,但当煅烧温度超过1 000℃时,会造成HAP的分解.
- 张小立张照军刘英张瑞杰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沉淀法纯度
- 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工艺因素研究
- 2012年
- 研究了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工艺中原料、陈化时间、pH值、Ca/P比及温度等因素对HAP纯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溶液陈化时间要达到10~22h;当煅烧温度在900~1 000℃之间时,可得到结晶程度较好的HAP粉体;反应时溶液的pH值应在10~12之间;制备HAP粉末时,Ca/P比为1.67时比1.00时所制的HAP粉末纯度高.
- 张小立张照军刘英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纯度
- 超细银、钴丝有机溶胶凝胶前驱体制备研究
- 2011年
- 探讨了亚微米银、钴等金属纤维的有机凝胶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利用XRD和FTIR研究了其前驱体的特点,分析了实验所得有机溶胶的特征和成分.结果表明,温度、搅拌速度、盐与酸的摩尔比、水解反应、反应时间是得到该溶胶的重要因素,同时pH值的调节对溶胶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 张小立范积伟宋郁兴裴海燕
- 关键词:凝胶法银盐钴盐XRDFTIR
- 利用废水污泥制备玻璃陶瓷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废水污泥和适量的长石、石英砂、氧化钙和氧化铝粉为原料,采用粉料水淬并烧结的方法获得了抗弯强度不小于20MPa的废水污泥玻璃陶瓷材料.该陶瓷密度较高,气孔率较低,结晶充分,完全符合商用釉面砖强度性能的要求.
- 张小立刘英范积伟康梦菁
- 关键词:废水污泥陶瓷抗弯强度
- 烧结法制MgO-SiO_2-Al_2O_3-B_2O_3-KF玻璃陶瓷成分设计优化及显微析晶研究
- 2012年
- 通过烧结与水淬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并系统探讨了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研究表明:MgO-SiO2-Al2O3-B2O3-KF玻璃陶瓷的烧结收缩率与玻璃化及组分的析晶程度相关;析晶程度愈高,烧结坯愈致密;试样中成分配比愈接近云母晶体成分的原子比,玻璃陶瓷的显微析晶程度愈高;在烧结温度为1 000℃时,即开始出现析晶,到1 050℃时,析晶程度达到最高,继续提高烧结温度,显微析晶又发生重熔.
- 张小立范积伟樊平
- 关键词:玻璃陶瓷烧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