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aZX013)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隋淑芬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铁道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近代“新人思想”对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借鉴意义
- 2009年
- 余灵灵隋淑芬
- 关键词:中国近代思想史社会价值体系启蒙思想基本架构谭嗣同
- 严复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哲学思辨被引量:2
- 2008年
- 严复借助于经济人模式和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的思路,重新解读人性和人的存在,解构了传统人性论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的思维,并由抽象的人性观照转向关注人的个体性,使对人的理解,由传统的群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在自由主义经济的语境中重构价值理念,肯定了两利基础上利益追求的合道德性与合人性。确立利益主体与权力主体合一的主体意识,引发利益基础上人权的制度诉求。
- 隋淑芬
- 关键词:人性制度诉求
- 进化论范式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消解——兼论其人学理念的缺失被引量:1
- 2008年
- 进化论范式造成了存在意识的严重缺陷,压抑个人本位意识,使族群与个体之间始终保持一种紧张,在生存样态的选择上,自在存在优先的取向遮蔽了对自为存在的价值关注;在理解和解释人权时,进化论思维多途径地造成了人与人权的疏离,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最大缺陷。进化论使启蒙的价值诉求转变为社会制度变革的诉求,遮蔽了对启蒙内在精神和启蒙主题的关注,也极易造成制度变革后启蒙的"合理"中断。
- 隋淑芬
- 关键词:消解启蒙疏离
- 生命理念的缺失:近代天赋人权说的两难困境--严复、梁启超、谭嗣同合论被引量:2
- 2009年
- 天赋人权说在中国近代的两难困境,深层次的原因是新生命理念的缺失。新生命理念以权利存在体界定人生命的独特性,构筑了自由平等的逻辑前提,而近代启蒙思想家以对生命存在的伦理关怀和存活优先意识遮蔽了权利意识;这一国民素质问题上的认知误区,导致对完整人权基础上生命同质性理念的背离,造成人权主体的失落、人与人权的分离;进化论、制度思维、实证思维三种思维范式使启蒙思想家思考天赋人权时陷入认知误区。自由民主与天赋人权的割裂,造成了启蒙思想的弱化和转向。
- 隋淑芬
- 关键词:生命理念天赋人权思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