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11013-5) 作品数:10 被引量:49 H指数:5 相关作者: 乔学工 王华倩 张敏 曹建 王哲 更多>> 相关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基于纠错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纠错机制的粒子群优化(MPSO)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粒子速度的更新过程引入一种简单的纠错机制,使得粒子在进化过程的每一步可能出现的错误得以及时修正,从根本上降低粒子在搜索过程中出错的概率。采用3个典型的函数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其全局收敛能力和收敛速度。 张捷 王华倩 乔学工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 纠错机制 函数优化 收敛性 基于鸡群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面定位算法 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空间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未知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鸡群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面定位算法。该算法结合了两种未知节点的求解方法,首先利用三面定位模型,通过求取三个面的交点来获取未知节点的坐标;再使用鸡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根据三面定位法计算出的坐标值以及离未知节点最近的信标节点的坐标进行初始化,迭代寻优。使用MATLAB进行仿真,改变算法的迭代次数、信标节点占比和通信距离来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与较快的收敛速度,且陷入局部最优的可能性低于粒子群定位算法。 曹建 乔学工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基于Voronoi图的蜂群优化算法在WSN覆盖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15年 包含移动节点的混合网络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的主流。为了优化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质量,提高部署效率,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蜂群优化算法来指导移动节点的部署。通过Voronoi多边形迅速找到固定节点部署的覆盖漏洞,指导引领蜂的生成,利于迅速定位全区域覆盖漏洞;通过评价漏洞大小代替轮盘赌选择方式来实现跟随蜂的开采过程,利于局部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便易实现,能够迅速收敛,提高网络覆盖率,达到混合网络的最优覆盖效果。 穆天圆 乔学工 张敏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人工蜂群算法 基于质心理念的无线传感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与改进 2014年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信息时延和网络生存周期较短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质心的CMC-PEGASIS(center of mass concept in power efficient gathering in sensor information system)路由协议;该协议将区域分为等宽的5部分,利用PEGASIS的理念对其各自成链;而后利用质心的概念找到区域节点的能量中心,并结合节点自身的能耗以及节点与基站的距离关系得到区域内最佳的簇头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有效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并且延长了网络的生存时间。 龙隆 王华倩 乔学工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均匀分布 基于蚁群算法的双链传输路由改进算法 2015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蚁群算法的双链传输路由算法ADCT.首先采用双重选簇的方法进行簇头选举,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网络平均能量、簇的大小等因素.其次采用基于优化蚁群算法的双向链式数据传输方式进行簇头与汇聚节点之间的通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协议显著地提高了网络性能,延长了网络寿命,均衡了网络能耗. 宋艳琴 王华倩 张晓东 乔学工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LEACH 蚁群算法 路由协议 能耗均衡 基于权值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 被引量:10 2014年 节点能量有限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瓶颈,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考虑网络节点能量的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而,提出一种基于权值机制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采用权值的局部竞选簇首策略,簇首根据距离信息构建大小不均的多个簇,簇成员节点以链式结构向簇首传送数据,最后簇首采用多跳的方式向基站传送数据。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和均衡网络节点能耗,改善"热区"问题,显著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乔学工 王哲 王华倩 高绍斌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权值 非均匀分簇 多跳 基于人群搜索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3 2017年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群搜索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三点定位算法.首先设计一种三点估计未知节点坐标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求取未知节点的坐标,并将计算出的节点位置作为人群搜索的初始位置;最后采用改进的人群搜索算法优化未知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与已有的相关定位算法相比较,所提出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乔学工 王华倩 曹建 段亚青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基于低能耗自适应的水下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 2016年 在无线传感器网路的水下应用中,针对传统DV-Hop定位算法中锚节点能量消耗大,容易死亡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能耗自适应的定位算法(LSLA).该算法中,当锚节点能量小于设定阈值时执行LSLA算法,由此得出的一组普通节点集合来替代进行定位,从而可以减少自己的能量消耗,同时对初步定位结果进行了循环位置修正.仿真实验表明,LSLA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节点的定位精度和延长锚节点的存活时间. 张敏 穆天圆 乔学工关键词:水下传感器网络 DV-HOP算法 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5 2020年 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任播技术是IPv6的三大通信模式之一。任播技术在均衡网络和服务器负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延长网络生存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任播路由算法。首先对网络所在区域进行分区,然后计算发送节点到各基站路径的路径权重,最后发送节点根据路径权重将数据分路传输。在权重计算中,加入了节点剩余能量作为条件,并添加了低能量阈值,以防止少量路径过度损耗;添加了当前网络的生存期,以调整网络运行前后期能量权重的比重;同时,引入了灰狼算法对路径权重进行优化,找出最优的权重调节参数,以进一步延长网络生存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灰狼算法可以找到更好的权重调节参数,使得网络生存期延长;通过与已有无线传感器路由算法进行比较可知,所提算法可获得更长的网络生存期,节点能耗也更加均匀。 周文祥 乔学工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任播 路由 熵权法和云模型下的物联网鲁棒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7 2015年 针对物联网系统性能的评价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提出物联网鲁棒性的概念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同时选取系统性能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系统各指标的权重,并采用云模型理论实现评估指标数据和评语之间的不确定映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云模型的评估方法可以较好地描述物联网鲁棒性的优劣,从而实现对物联网系统性能的整体评估,为物联网系统性能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思路。 任敏 胡彧关键词:物联网 鲁棒性 云模型 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