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572061)
- 作品数:24 被引量:274H指数:11
- 相关作者:曹兴张亮宋娟陈琦郭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测度指标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对衡量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测度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五个属性测度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提出了衡量知识存量、知识结构、知识分布、知识水平、知识流动五个属性的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问卷和统计分析,对测度指标进行了修改,最终确立了衡量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测度指标,为企业知识状态定量研究奠定基础。
- 曹兴伍励张亮
- 关键词:知识状态指标体系
- 企业知识状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理论解析被引量:41
- 2005年
- 本文基于企业知识理论来解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通过分析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企业知识状态的概念,对知识状态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知识状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阐述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微观机理,并从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企业成长方面分析了企业知识状态与企业竞争优势形成之间的关系,认为知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通过企业知识状态的优化提升,才能保证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 曹兴罗会华
- 关键词:知识状态知识理论竞争优势
- 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企业内部资源性质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多种类型和模式,但以动态性和灵活性为其基本的设计原则,这些结构类型还具有分权化、协调管理、项目团队以及网络化等共同特征。基于知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人取代物提升到企业生产的主体地位,从而使企业中主客关系和劳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胡平杰刘浩
- 关键词:基于知识企业
- 企业知识状态与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微观机制被引量:4
- 2009年
- 由于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本质是知识,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知识状态不断升华,进而将原有知识状态提升到更高层次的知识状态过程,包括激活、创新、沉淀三个阶段,这为探索如何通过优化企业的知识状态,进而提升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 曹兴李小娟张亮
- 关键词:知识状态技术核心能力
- 异质性、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被引量:10
- 2009年
- 从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出发,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行为,从技术核心能力视角对高技术企业的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高技术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主要体现为技术核心能力,它具有价值性、非竞争性和难以模仿性特征,这些特征导致高技术企业在经营活动,技术核心能力获取以及成本约束等方面,使得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分析了技术核心能力决定下的最优规模,以及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最优规模变迁。由此认为,异质性是高技术企业成长中获取持续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技术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异质性的形成根源,高技术企业在成长中为了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自身独特的技术核心能力。
- 曹兴陈琦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技术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在分析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模式与演进路径的基础上,对技术核心能力演进各能力阶段的含义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技术能力及其对高技术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认为技术核心能力演进推动了高技术企业不断成长与发展。
- 曹兴潘金丽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加权灰靶决策模型在技术创新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而技术创新项目的开发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如何准确地评价并选择出最优的技术创新项目尤为关键。目前对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技术创新的局部经济效益,对其整体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灰靶理论,通过计算其靶心度,将多指标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给出了定量的数值评定结果,确定了不同技术创新项目的创新评定等级,确保了评价的客观真实。应用实例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对于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项目综合评价理论,正确进行技术创新项目决策提供了合理依据。
- 王进李准曹升元
- 关键词:综合评价评价指标
- 知识转移拓扑结构模型构成与企业能力形成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结合拓扑结构原理与方法,探讨拓扑结构与知识转移的关系,提出了知识转移拓扑结构构成的观点,进而构建了总线型结构、树型结构、星型结构和网状型结构四种企业知识转移的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四种知识转移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知识转移的拓扑结构模型的选择和企业能力形成之间的关系。
- 曹兴李笑冬郭然
- 关键词:知识转移拓扑结构影响因素
- 企业知识状态属性的内涵、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被引量:19
- 2008年
- 本文针对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详细分析了属性的内在特征,认为企业知识状态表现为企业拥有知识状况和利用知识状况两个层面;阐述了属性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企业知识状态属性间并非简单加总,体现了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属性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和进一步演化,只有配置合理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 曹兴易文华郭然
- 关键词:知识状态
- 企业知识状态的刚性特征及其克服的微观机制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企业技术核心能力刚性,从企业知识的角度探讨了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知识状态刚性的定义,具体分析了知识状态刚性的形成因素和过程,通过引入动态能力理论,分析动态能力与知识状态的作用关系,得出了运用动态能力理论能够有效地克服知识状态刚性的形成,是克服知识状态刚性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知识状态刚性克服的过程和效果,企业在不断吸收和创造新的技术知识循环中,与原有的技术知识整合,形成企业特有的、难以模仿的、适应环境变化的技术知识,最终达到克服技术核心能力的刚性,实现技术核心能力不断动态提升的目的。
- 曹兴谭滔李玲
- 关键词:知识状态动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