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109D0124)

作品数:6 被引量:629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小全徐德应肖烨张于光吴建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壤
  • 5篇有机碳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4篇土地利用变化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林区
  • 3篇六盘山林区
  • 2篇天然次生林
  • 2篇次生
  • 2篇次生林
  • 1篇有机碳矿化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量碳
  • 1篇碳汇功能
  • 1篇碳矿化
  • 1篇碳循环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土壤活性

机构

  • 6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国家环境保护...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张小全
  • 5篇徐德应
  • 1篇张于光
  • 1篇吴建国
  • 1篇肖烨

传媒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4
  • 2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被引量:91
2003年
在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碳汇 /源的概念 ,综合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分析得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 /源功能体现在碳库的贮量、稳定性和碳库的输入与输出强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汇功能较强 ,农田和草地较弱 ;土壤有机碳过程源 /汇方面 ,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是强汇 ,人工林生态系统是弱汇 ,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是源。提出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措施包括增加生态系统碳输入。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碳循环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被引量:220
2004年
通过对比分析六盘山林区典型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 )与农田、草地及农田、草地与人工林 (13、18和 2 5年生华北落叶松 )邻近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及其在土壤剖面上分布的差异 ,研究了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及农田或草地造林后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5 4 %和 2 7%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 ;农田和草地比人工林分别低 4 2 %和 2 6 % ,差异主要在 0~ 4 0cm土层 .土壤有机碳密度方面 ,农田和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35 %和 14 %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 ;农田比人工林低 2 3% ,草地比人工林高 4 % ,差异主要在 0~ 30cm土层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或草地大 .这些差异主要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有机碳输入与输出及根系分布的变化所致 .结果说明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破坏变成草地或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 (主要是 0~ 5 0cm土层 )将下降 ,而农田中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 (主要是 0~ 30cm土层 )又将增加 ,草地上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密度变化不大 .另外 。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
米亚罗林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82
2006年
为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分析了川西米亚罗林区原始冷杉林、20世纪60年代云杉人工林、20世纪80年代云杉人工林和农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状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原始林最高,其次为60年代人工林和80年代人工林,农地最低.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原始林、60年代人工林和80年代人工林低83%、53%和52%,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低23%、25%和21%.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两者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张于光张小全肖烨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时间格局被引量:73
2003年
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典型的天然次生林 [灌木林、山杨 (Populusdavidandadode)林和辽东栎 (Quercesliaotungensiskoiz) ]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 [1 3a、1 8a和 2 5a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lmayr) ]土壤呼吸时间格局 .结果显示 :随着温度升高 ,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升高 ,温度最高值在 1 3:0 0~ 1 5 :0 0点钟、最低值在凌晨 4 :0 0~ 8:0 0点钟 ,土壤呼吸速度最高和最低值也在这个时间范围 .5~ 1 0月 ,土壤呼吸速率呈现增加而又降低的趋势 ,在 8~ 9月达最大值 ,1 0月下降 ,这种变化主要与土壤温度变化基本一致 .农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或月变化幅度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中大 ,且农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在昼夜或月变化中的最高值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高、最低值比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低 .天然次生林土壤年呼吸量平均在 3 96~ 4 5 1t/ (hm2 ·a)、农田在 1 91t/ (hm2 ·a)、草地在 5 0 8t/ (hm2 ·a)、人工林在 4 1 1~ 5 5 5t/ (hm2 ·a) .结果说明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后 ,将使土壤呼吸速率的昼夜或月变化幅度增大 ,而农田或草地上造林后又将使这些变化幅度减小 .另外 ,土地利用变化也将使土壤的年呼吸量改变 .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呼吸六盘山林区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被引量:127
2004年
应用KMnO4氧化法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 (Populusdavidanda)和辽东栎 (Quercesliaotungensis)林 )、农田、草地和人工林 (13、18和 2 5年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_rupprechtii)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 :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6 0 %和 36 % ,差异主要在 0~ 70cm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 12 9%和 2 9%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11%和 4 %以上 ,差异主要在 0~ 2 0cm与 70~ 110cm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3.3%和 5 .3% ,差异主要在 0~ 110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 ,其中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和草地中大 ,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幅度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比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差异大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大。这可能由土壤有机碳的输入、稳定性、质量和根系分布等差异所致。结果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而降低 。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地利用变化天然次生林六盘山林区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比较被引量:84
2004年
应用土壤培养法 ,比较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 (Populusdavidanda)和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林 )、农田、草地和人工林 (13a、18a和 2 5a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_rupprechtii) )土壤在 30℃和 6 0 %田间饱和含水量条件下培养 180d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差异 (以 180d累计释放的CO2 _C计 )。结果显示 :农田和草地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 _C含量 (180d释放的gCO2 _C·kg-1干土 )分别比天然次生林低 6 5 %和 2 3% ,差异主要在 0~ 4 0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 15 5 %和 17% ,差异主要在 0~ 70cm土层。农田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 _C分配比例 (即 180d释放CO2 _C/土壤C)比天然次生林平均低 12 % ,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平均高 18% ,差异主要在 0~ 4 0cm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平均高 2 9% ,草地比人工林平均高 9%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 _C含量的差异比其分配比例的差异大。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 _C含量和分配比例总体上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方面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差异不大 ;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方面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中大 ;随土层递减的幅度方面 ,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 _C含量比其分?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林区天然次生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