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67)
-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3
- 相关作者:洪葵唐依莉王蓉谢修超王蔷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海南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红树林放线菌分离鉴定及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采集自四个红树林地点的16份混合土壤为研究材料,选用7种选择性培养基,共分离获得330株放线菌。其中217株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近75%菌株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其他还包括多形态孢菌属(Polymorphospora),疣孢菌属(Verrucosispora)等小单孢菌科的2个属和非小单孢菌科的9个属。采用美蓝酶标仪法对所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共50株菌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51650)、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有不同程度抗性。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有生物活性的菌株进行化学筛选,最后确定了5株可能产新颖化合物的小单孢菌。
- 叶弯弯任建王蔷洪葵
- 关键词:抗菌活性
- 红树植物根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理活性的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采集海南文昌清澜港头苑村红树林保护区的18种红树植物和3种半红树植物的根部样品,用1/10ATCC 172培养基共分离到138株内生放线菌。经初步鉴定,分离到的138株内生放线菌分别属于继生菌属、小单胞菌属和链霉菌属3个属。对分离到的内生放线菌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细胞毒活性的菌株有40株,抗MRSA活性的菌株有27株,所有测试菌株均未检测到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对88株菌进行耐盐性检测,77株菌表现出耐盐或嗜盐特征,其中2株最高耐盐质量浓度ρ(NaCl)=150 g.L-1,54株菌可在含有ρ(NaCl)=33 g.L-1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 唐依莉谢修超洪葵
- 关键词:红树植物内生放线菌生理活性
- 红树林放线菌及其天然产物研究进展被引量:33
- 2013年
-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为从海洋环境寻找新的天然产物,红树林已经成为放线菌资源收集、天然产物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合成机制研究的热点。从巴哈马红树林分离的盐孢菌所产生的盐孢菌素(Salinosporamide A)已经进入临床研究。从红树林分离的放线菌类群已经达到8个亚目11科24属,并发现新属3个,新种31个。从红树林放线菌分离的新天然产物包括生物碱、喹啉等芳香类、阿扎霉素等大环类脂及吲哚衍生物等,大多数天然产物来源于红树林链霉菌。新型吲哚咔唑、吲哚倍半萜及厦霉素等以新颖的结构备受关注,相关生物合成途径已被揭示。
- 洪葵
- 关键词:红树林放线菌生物活性生物合成
- 不同红树林地区老鼠簕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环境适应性被引量:19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红树林地区的老鼠簕内生放线菌的地理分布,了解内生放线菌与其所处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从5个不同地点的红树林采集老鼠簕全株植物,采用9种分离培养基,从植株不同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到属,用添加不同NaCl浓度的ISP 2液体培养基进行耐盐度测试,用无氮基础培养基进行固氮活性测试。【结果】共分离得到内生放线菌52株,其中从叶、茎和根部分别获得5株、2株和45株,花和果中未分离到。52株内生放线菌分别属于小单孢菌属(47株),链霉菌属(3株),疣孢菌属(1株)和继生菌属(1株)。48株菌表现出耐盐或嗜盐特征,其中18株最高耐盐度20%,4株不能在无盐条件下生长,12株菌可在含有3.3%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4株菌可在无氮培养基下生长。【结论】对47株内生小单孢菌的地理分布分析表明,老鼠簕内生小单孢菌的类群因不同地理位置有很大差异。耐盐和固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了老鼠簕内生放线菌对环境的适应性。
- 唐依莉王蓉洪葵
- 关键词:内生放线菌老鼠簕耐盐性固氮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