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2H29006)
-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翼宙董颖卢冬冬王俊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4年
- 丹参属于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开发丹参,查阅、整理了近15年有关其有效成分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文献。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丹参酮、丹酚酸、丹参素和丹参单体IH 764-3等,它们通过降低细胞分子的表达、阻滞钙离子通道、干预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董颖张翼宙
- 关键词:丹参肝纤维化分子机制
- 丹参酮ⅡA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其调控Ang Ⅱ的分子机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N)对四氯化碳(carbontetrachloride,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以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受体为靶点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分别给予剂量为21.3mg/(kg·d)、14.2mg/(kg·d)、7.1 mg/(kg·d)的TSN与5%的黄蓍树胶混悬液,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5%黄蓍树胶溶液,灌胃1次/d。用药10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Ang Ⅱ的含量,并对各组大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和羟脯氨酸(hydroxyl proline,Hyp)测定,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PCR)和免疫组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分别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SN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AST、Ang Ⅱ的水平,降低肝组织中Hyp的含量,抑制胶原纤维的表达,降低Col I、HIF-1α、VEGF及AT1R各m RNA和蛋白表达。[结论]TSN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改善肝脏微循环、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胶原纤维密切相关。
- 张翼宙卢冬冬董颖郑如回
- 关键词:肝纤维化ANGAT1RHIF-1ΑVEGF
- 黄疸病因病机浅析被引量:7
- 2013年
- 通过对古代医籍的研究,从瘀热黄疸、瘀血黄疸、燥热黄疸、虚寒黄疸、痰滞黄疸、疫毒黄疸等类型对黄疸的病因、病机进行浅要分析。
- 王俊张翼宙
- 关键词:黄疸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