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0906023)
- 作品数:6 被引量:155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再强黄海静金志凤费玉娟张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省气候中心山东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气候-地形-土壤因子和GIS技术的浙江省香榧种植综合区划被引量:15
- 2012年
- 根据香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需求,构建香榧种植综合区划评价体系,提出香榧综合区划指标为3个气候因子、2个地形因子和2个土壤因子,建立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模型。应用混合插值法完成区划指标的细网格化。应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综合区划评估模型。考虑土地利用现状,屏蔽不宜种植地域,把浙江省香榧种植区域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借助GIS技术制作香榧种植精细化的专题区划图,空间精度为100m×100m。综合区划结果可为浙江省香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金志凤杨忠恩赵宏波姚益平黄敬峰袁德辉李波
- 关键词:香榧区划指标综合区划GIS技术
- 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及预报模型的研究被引量:77
- 2011年
-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分析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研究表明,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温度相差5~10℃,最低温度相差3~6℃。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成线性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空气温度预报模型,并利用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冬季和春季的逐时气温预报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2、0.887;标准回归统计误差(RMSE)分别为2.3℃和2.7℃,该研究结果可为慈溪市设施农业环境调控及小气候预报提供支持。
- 符国槐张波杨再强费玉娟黄海静孙军波
- 关键词:塑料大棚小气候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杨梅大棚内气温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54
- 2011年
- 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5月塑料大棚内外观测的气象数据,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杨梅生产大棚内的最高、最低气温预测模型,根据逐时转化系数计算出棚内相应的逐时气温,达到逐时预报大棚内气温的目的。通过模拟回代和对独立试验数据的验证,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对大棚内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和逐时气温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8℃、1.4℃和0.7℃,精度明显高于同时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的模型。该模型所需参数少,实用性强,模拟精度高,可为设施杨梅气象服务和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 金志凤符国槐黄海静潘永地杨再强李仁忠
- 关键词:神经网络气温
- 日光温室小气候预报技术研究被引量:31
- 2012年
- 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促进中国设施农业发展,通过对日光温室内外气象条件对比观测,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逐步回归和能量平衡原理构建了温室内气温预报模型,探讨能适用于业务服务的小气候预报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报模型虽预报精度高,由于种植作物生长特性差异较大,缺乏服务的广适性;通过能量平衡原理构建的预报模型机理性强,但相关参数难以获得,预报精度差,服务时效短;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构建的温室温度预报模型较前两者具有比较优势,且预报时效可以为未来的1~7天,比较适合于目前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
- 薛晓萍李鸿怡李楠蓸洁
- 关键词:日光温室小气候
- 不同因素对青藏高原大花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给西藏人工栽培大花红景天提供气象参考依据,分析了红景天苷与经纬度、海拔高度、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花红景天苷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纬度、经度的增加而减少。3月上旬降雪多、气温日较差大容易造成休眠芽坏死,不利于后期发芽,影响红景天苷的积累;5月中、下旬降水偏多,不利于萌芽,导致红景天苷含量降低;7月正值开花期,若气温日较差大、日照多,对红景天苷的积累较为不利;8月为结实期,降水少、日照多有利于提高红景天苷的含量;冬季降雪偏多,也不利于红景天苷的积累。
- 杜军刘依兰袁雷
- 关键词:红景天苷大花红景天气候因子青藏高原
- 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研究设施栽培对杨梅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以‘丁岙’杨梅‘(Dingao’)为试材,于2011年5月(杨梅果实发育期)用Li-6400光合作用仪测定大棚内外杨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Tleaf)、空气相对湿度(RH)等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同时对大棚内外‘丁岙’杨梅的叶片光响应、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棚内外杨梅Pn日变化都为双峰型曲线,大棚杨梅的CO2补偿点、饱和点以及净光合速率要大于大棚外杨梅;Pn与PAR、CO2浓度呈双曲线关系,与RH呈二次曲线关系,与Tleaf呈三次曲线关系。杨梅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设施杨梅环境调控提供理论支持。
- 顾礼力彭晓丹周志龙赵翔杨再强
- 关键词:杨梅设施栽培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