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DXM79006)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沈军包小玲白钦先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对外直接投资
  • 1篇中德贸易
  • 1篇中国对外直接...
  • 1篇失衡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全球经济
  • 1篇全球经济失衡
  • 1篇金融
  • 1篇金融发展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失衡
  • 1篇IDP理论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作者

  • 2篇沈军
  • 1篇白钦先
  • 1篇包小玲

传媒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产经评论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选用1990-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数据,基于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IDP)理论,实证检验了17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中国的投资发展阶段,发现:我国的对外投资路径呈U型结构,符合IDP理论路径,但发展中国家整体上并不遵循IDP理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本文还对中国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进行了协整检验,结论是:中国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OFDI的Granger原因,而OFDI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表现出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OFDI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沈军包小玲
关键词:IDP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发展
中德贸易与金融发展关系比较——考察质性与量性指标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现有全球经济失衡研究在忽视顺差国比较研究的同时,未能全面揭示贸易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选取不同经济背景的中国与德国作为顺差国别比较的研究对象,考察贸易与金融发展的质性与量性指标,从实证角度回答贸易与金融发展是否相关这一争议问题。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信贷量的上升与中国贸易的增长具同步性,德国信贷量的上升则会减少德国的贸易账户盈余。(2)中国信贷量与银行效率的提高均导致贸易增长,信贷量和银行效率对中国贸易变动的贡献基本相当;德国银行效率的提升导致贸易增长,而贸易增长则导致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本文提出,中国贸易与金融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中国贸易强国发展战略须与中国的金融强国发展战略同步。
沈军白钦先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