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3YJ22HYS15)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孙雪萍徐艳杨家林童万平张秀国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海洋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活性
  • 5篇甾醇
  • 4篇生物活性
  • 4篇卤虫
  • 4篇毛蚶
  • 3篇蛋白
  • 3篇学成
  • 3篇色谱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化学成分
  • 2篇多糖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生活性
  • 2篇水解度
  • 2篇气相
  • 2篇气相色谱-质...
  • 2篇皱瘤海鞘
  • 2篇酶解

机构

  • 10篇广西海洋研究...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北海艺术设计...
  • 1篇昭通师范高等...

作者

  • 10篇徐艳
  • 10篇孙雪萍
  • 5篇童万平
  • 5篇杨家林
  • 4篇张秀国
  • 2篇王长云
  • 2篇黄国强
  • 2篇张琴
  • 2篇任义
  • 1篇宋成芝
  • 1篇刘海娟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皱瘤海鞘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文献检索,概述了近年来皱瘤海鞘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从中发现了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和具有强生物活性的有效部位,尤其水溶性部位的抗病毒活性显示潜在的药用价值。
孙雪萍任义徐艳杨家林刘海娟
关键词:皱瘤海鞘水溶性部位生物活性抗病毒活性
毛蚶克生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毛蚶的抗卤虫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采用卤虫致死活性筛选模型,对毛蚶粗提物及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胆甾醇、胆甾烷醇和孕甾酮)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并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乙醇提取物和各有机相均有明显克生活性,毛蚶甾体粗晶和3个甾体化合物的克生活性都在石油醚相的2倍以上,同时,首次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结论毛蚶抗卤虫活性成分主要在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石油醚相中的甾醇类化合物是毛蚶的克生活性物质之一。
徐艳童万平孙雪萍
关键词:毛蚶甾醇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工艺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水解度为指标,比较了6种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的水解效果。在单因素考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建立香港巨牡蛎蛋白酶解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海产品专用蛋白酶对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其他蛋白酶,该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5.93%,酶解时间为4.07 h,酶解温度为54.6℃。在此条件下,海产品专用蛋白酶酶解香港巨牡蛎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5.73%±2.39%。本研究为香港巨牡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艳孙雪萍张秀国杨家林黄国强张琴
关键词:水解度
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具有卤虫致死活性的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95%乙醇(体积分数)粗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得乙酸乙酯相,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其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卤虫活性测试。结果从皱瘤海鞘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2个比较少见的吡喃酮类化合物tetillapyrone(1)和nortetillapyrone(2),2个核苷类化合物thymidine(3)和uracil(4),以及2个多羟基甾醇类化合物dendronesterol A(5)和(20S,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6)。卤虫致死活性结果显示,多羟基甾醇类化合物5和6的活性较强,而核苷类化合物3和4的活性较弱。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海鞘中分离获得,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皱瘤海鞘中的活性物质提供基础资料。
孙雪萍徐艳杨家林王长云
关键词:皱瘤海鞘乙醇提取物多羟基甾醇
毛蚶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毛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毛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毛蚶生物活性成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其粗提物及大分子物质进行活性评价,大分子物质以多糖和多肽为主,药理活性主要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等方面。结论:为了更好的研究毛蚶的生物活性成分,应加强对毛蚶水提物特别是有效单体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同时,还应进行毛蚶中小分子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徐艳张秀国童万平孙雪萍
关键词:毛蚶多糖生物活性
方格星虫蛋白酶解工艺优化被引量:10
2015年
以水解度为指标,比较7种蛋白酶对方格星虫的水解效果。在单因素试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模型响应面设计,建立方格星虫蛋白酶解的二次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水解条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对方格星虫蛋白的水解效果最佳,最佳水解条件为:酶与底物比为7.8%,酶解时间为4 h,酶解温度为50℃。该条件下,方格星虫蛋白的水解度达到24.81%。
孙雪萍杨家林徐艳刘海娟任义
关键词:方格星虫蛋白质酶解水解度
毛蚶抗菌活性筛选及低极性组分GCMS分析
2015年
目的:研究毛蚶的抗菌活性部位及有效成分。方法:毛蚶软组织经乙醇提取后,采用液液萃取法将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4个不同的极性部位;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法,对毛蚶乙醇提取物和各极性部位进行了抗菌活性测定,并用正相硅胶柱对抗菌活性较好的石油醚相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甾体组分;采用GC-MS技术对石油醚相和甾体组分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毛蚶石油醚相的抑菌效果最好;从毛蚶石油醚相中鉴定出了30个化合物,主要为脂肪类和甾醇类化合物;从甾体组分中鉴定出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首次从毛蚶中分离鉴定。结论:毛蚶的石油醚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石油醚相以甾醇类化合物为主。
徐艳张秀国黄国强张琴杨家林孙雪萍
关键词:毛蚶抗菌活性气相色谱-质谱法甾醇
祖师麻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优选祖师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祖师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分析。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祖师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总体抗氧化能力。结果:祖师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5倍量水,100℃提取3次,每次2h;单糖组成分析表明祖师麻多糖主要含有甘露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祖师麻多糖显示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总体抗氧化能力,以及中等强度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祖师麻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孙雪萍徐艳杨家林
关键词:正交实验单糖组成抗氧化
丛柳珊瑚Euplexaura rhipidalis中细胞毒活性二萜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海洋活性成分,对一种采自中国西沙海域丛柳珊瑚Euplexaura rhipidalis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对获得的西松烷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以探明该种丛柳珊瑚的活性组成成分。先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再利用NMR、MS等波谱方法,并与文献对照确定了3个高氧化度的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分别为corulloidolide A(1),(1 R,3 S,4 S,7 E,11 E)-3,4-epoxycembra-7,11,15-triene(2),(-)-corulloidolide E(3);细胞毒活性模型评价结果发现,化合物3表现了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对5种癌细胞肝癌HepG2,Hep3B,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前列腺癌PC-3he,结肠癌HT-116的IC50值都低于10μg/mL。表明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该丛柳珊瑚E.rhipidalis的主要活性化合物类型之一。
孙雪萍任义徐艳童万平王长云
关键词:珊瑚细胞毒活性
毛蚶正丁醇相抗卤虫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抗卤虫(Artemia salina)生物活性筛选模型,分析南海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乙醇浸膏和正丁醇相的生物活性成分。从毛蚶(S.subcrenata)正丁醇萃取相中共分得4个化合物,包括3个甾体类化合物5-烯-胆甾醇(1),胆甾醇(2),3-酮-20-烯孕甾烷(3)和1个吲哚类化合物3-carboxy-indole(4),化合物(1)^(3)在50μg/mL时对卤虫的致死率分别为65.0%,60.0%和58.3%。
孙雪萍徐艳宋成芝童万平
关键词:毛蚶甾体生物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