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3170) 作品数:9 被引量:38 H指数:4 相关作者: 张辽云 李化毅 党小飞 常贺飞 任士通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理学 建筑科学 更多>>
用于烯烃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位共聚的非茂后过渡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2年 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因其良好的耐杂原子能力在催化烯烃和极性单体共聚合方面表现出很好的特性,并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e、Co、Ni、Pd、Cu等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位共聚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Fe、Co、Ni、Pd为中心金属的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对乙烯、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配位共聚的催化活性和所得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强调了设计新型配体是开发新型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一种重要途径。 常贺飞 贺丽娟 任士通 党小飞 张辽云 李化毅关键词:乙烯 丙烯 超支化星型聚醚固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正>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开发新型高室温电导率聚氧化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通过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超支化聚醚,然后利用超支化聚醚端基的羟基与2-溴代异丁酰溴反应,得到原子转移自由... 郑涛 任士通 周倩 张辽云 李化毅关键词:离子电导率 ATRP 固体电解质 文献传递 超细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用作相容剂的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二甲苯为界面剂,采用超细聚丙烯(PP)颗粒进行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固相反应,制备出PP接枝MAH接枝聚合物(PP-g-MAH);考察了单体加入量、界面剂加入量以及反应温度对接枝率(G_(MAH))的影响;将得到的具有不同G_(MAH)的接枝聚合物,作为相容剂用于PP和尼龙(PA)-66共混实验。采用FTIR,DSC,SEM等方法对聚合物及共混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共混物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可制备出G_(MAH)高达2.91%的PP-g-MAH;PPg-MAH的GMAH越高,越有利于PP和PA-66相容性的提高,且共混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以G_(MAH)高的PP-g-MAH作为相容剂时,为达到相同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共混体系中所需要加入的相容剂数量就越少。 罗志 李化毅 张辽云关键词:固相接枝 相容剂 聚甲醛合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1年 从聚甲醛的制备出发,综述了引发剂、共聚单体的研究成果,进而概述了聚甲醛的结构以及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强调了聚甲醛的高性能化研究,即在合成过程中通过共聚单体来引入侧基,以改善聚甲醛的韧性、热稳定性等性能。通过优化共聚单体的分子结构,调节共聚单体的含量来合成高性能化的聚甲醛树脂,以适应高速、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 贺丽娟 张辽云 李化毅 任士通 常贺飞 党小飞关键词:聚甲醛 高性能化 阳离子开环聚合 热稳定性 韧性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载体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16年 作为Ziegler-Natta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载体对催化剂的性能调控和聚合物形态控制以及结构与性能等都有重要影响,载体技术的发展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技术进步以及聚烯烃的高性能化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本文对近年来Ziegler-Natta催化剂载体技术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包括醇镁载体体系、MgCl2/无机盐掺杂复合载体体系、MgCl2杂化复合载体体系和纳米粒子负载体系等,并对本课题组在此领域的相关工作亦进行了简要介绍。 周倩 秦亚伟 李化毅 张辽云 董金勇关键词:聚烯烃 硅烷类外给电子体的取代基变化对丙烯聚合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合成了2种新型硅烷化合物双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H)、双哌啶二甲氧基硅烷(Donor-Py),将其与工业化的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onor-C)分别作为外给电子体,用于MgCl2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通过DSC、GPC、SSA和13C-NM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3种外给电子体取代基的变化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氢调敏感性、聚丙烯的等规度、分子量分布、结晶能力、等规序列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给电子体取代基体积的增大,外给电子体的给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与Donor-C相比,随着外给电子体取代基体积的增大,合成的具有较大取代基的Donor-H和Donor-Py用于丙烯聚合时都表现优异的催化性能,特别是新型含有N杂原子的氨基硅烷类Donor-Py为外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度最高,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可调范围最宽,结晶能力更强.氨基硅烷类Donor-Py制备的聚丙烯SSA热分级后的高等规组分含量最多,可高达64.5%,聚丙烯等规序列长度最长,聚丙烯的等规序列分布最窄,而且13C-NMR结果也表明聚丙烯等规序列长度MSL最长,聚丙烯的分子链最规整. 常贺飞 任士通 郑涛 党小飞 杨渊 张辽云 李化毅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 外给电子体 SSA 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3种不同的硅氧烷外给电子体制备了3种具有不同等规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考察了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偏光显微镜和DSC对3种聚丙烯进行了等温结晶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外给电子体烷基位阻的增加,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度增加,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也逐渐增加,结晶速率提高;随结晶温度的升高,聚丙烯的结晶速率降低。 周倩 黄河 张辽云 李磊 李化毅关键词:聚丙烯 外给电子体 等温结晶 等规度 结晶速率 Application of Successive Self-nucleation and Annealing to Study the Stereo-defects Distribution of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2014年 The stereo-defects distribution of polypropylene of the two industry 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 (BOPP) samples T28FE and F28SO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properties was studied through successive self-nucleation and annealing (SSA) techniqu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more medium isotactic components in sample F28SO, and the isotactic sequence length of polypropylene of sample F28SO was shorter and the isotactic sequence length distribution of polypropylene of sample F28SO was broader, which could be processed well at high-speed orientation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BOPP films.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isotactic sequence length distribution of polypropylene is related to the processing speed during preparing BOPP films, and the stereo-defects distribution of polypropylen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its processing ability. He-fei Chang 李化毅 Tao Zheng Qian Zhou 张辽云 You-liang Hu关键词:BOPP 超支化/星型双亲性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2015年 双亲性聚合物是一类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质,又具有疏水性质的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有很好的应用潜力。由于超支化聚合物及星型聚合物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分子内存在空腔,可以包埋更多的药物,并且聚合物含有丰富的端基官能团,可以将较多的亲水基团引入端基,使其与体液有更好的相容性,所以超支化/星型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超支化/星型双亲性聚合物应用在药物传导领域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和星型聚合物载药体系,包括超支化聚甘油药物载体和含聚己内酯的星型聚合物药物载体。对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所涉及的负载与释放方式进行了总结。 王蔼廉 郑涛 周倩 罗志 李化毅 张辽云关键词:药物载体 药物缓释 HBPS-PEO多臂星形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离子导电性的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叠氮化超支化聚苯乙烯(HBPS-N3)与端炔基聚乙二醇单甲醚(ay-PEO)的点击反应,合成了以超支化聚苯乙烯(HBPS)为核、不同分子量的聚氧化乙烯(PEO)为臂的多臂星形聚合物(HBPS-PEO),并利用ATR-FTIR,1H-NMR,GPC对合成的星形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该种星形聚合物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进行复合,制备了星形聚合物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和DSC对该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星形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结晶的形成,这种新型的星形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线形聚合物电解质,当n(EO)/n(Li)=40,PEO臂的分子量为1000时,该星形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30℃时为6.7×10-5Scm-1,40℃时可以达到1.2×10-4Scm-1;TGA结果表明,制备的星形聚合物的初始分解温度(Tonset)都高于36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任士通 常贺飞 郑涛 党小飞 张辽云 李化毅 林原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