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41020)

作品数:2 被引量:200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欧杨进唐轲郑华懋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农户
  • 1篇农户粮食生产
  • 1篇农业
  • 1篇农业补贴
  • 1篇农业机械
  • 1篇粮食生产
  • 1篇劳动力
  • 1篇补贴

机构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篇王欧
  • 1篇郑华懋
  • 1篇唐轲
  • 1篇杨进

传媒

  • 2篇中国农村经济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强度和粮食产出的影响被引量:81
2016年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转移,中国农业生产正在朝着依靠更多机械投入的方向发展。认清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强度和粮食产出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粮食品种、不同时空上的差异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4年的农户面板数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机械和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以及两者间的技术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的发展有效地替代了农业劳动力并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但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强度在不同粮食之间表现出时空差异性。具体而言,从2003到2014年,全国小麦、稻谷的“机械—劳动力”技术替代弹性值恒为正,形成了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玉米的“机械—劳动力”技术替代弹性值从-0.744升至0.101,机械和劳动力关系经历了从互补向替代的衍变;全国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强度的比较上,稻谷高于小麦,小麦高于玉米;不同地区的比较上,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对劳动力菅代强度要高于非平原地区。因此考虑到农业机械技术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和粮食品种上的差异,今后农业机械技术创新与推进重点在结构上应该更多地向玉米和非平原地区倾斜。
王欧唐轲郑华懋
关键词:农业机械劳动力
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19
2014年
本文利用2011年和2012年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数据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资本投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当前中国农业"四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补贴对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在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相对于非贫困地区而言,农业补贴对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正向影响更大,尤其是在资本投入方面。这表明,农业补贴可以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资本短缺,使其改善生产条件,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王欧杨进
关键词:农业补贴粮食生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