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880028)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魏莉莉马和民江丽丽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初中生
  • 1篇性别角色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适应
  • 1篇青少年
  • 1篇人格特质
  • 1篇角色
  • 1篇归属感
  • 1篇班级
  • 1篇班级归属感
  • 1篇90后

机构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马和民
  • 2篇魏莉莉
  • 1篇江丽丽

传媒

  • 2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教育测量与评...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现代与传统兼备的初中生人格特质
2010年
性别角色认同是体现个体人格特质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历经3年多的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初中生性别角色的基本结构,编制了初中生性别角色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学生进行了普测。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初中生性别角色包括5个公因子即中性、犹豫脆弱、坚强能干、温柔贤惠和鲁莽冲动,这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初中生的性别角色,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性别角色的测量工具。同时,研究还表明,初中生最认同中性特质,最不认同犹豫脆弱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男生主要认同男性特质,女生主要认同女性特质,这体现出初中生传统的性别角色认同。
魏莉莉马和民
关键词:性别角色人格特质
学校生活适应不良凸显的“90后”被引量:2
2009年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成熟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青少年面临的基本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专家研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前期试测等探索性研究,构建了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基本结构,编制了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以该量表为工具对浙江省象山县初一、初二"90后"青少年进行了普测。结果发现:青少年社会适应包括5个公因子即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心理适应、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因素分析表明:该5种因素共同解释着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所编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测量工具。研究还表明:象山县"90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总体发展状况良好,其中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发展最好,心理适应次之,学校适应和压力适应相对滞后,不同类型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差异。
魏莉莉马和民
关键词:社会适应
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被引量:6
2009年
本文以《初中生班级归属感测评量表》为工具,从"班级成员的角色意识"、"班级活动的参与意识"以及"班级规范的服从意识"三个维度,分析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现状,揭示其优势与不足,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在班级归属感上的差异。
江丽丽
关键词:初中生班级归属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