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无)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2
相关作者:黄轶丁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4篇新文学
  • 4篇文学
  • 3篇乡土
  • 2篇乡土小说
  • 2篇小说
  • 2篇小说批评
  • 2篇初创
  • 1篇代文
  • 1篇断代
  • 1篇新文学史
  • 1篇新文学运动
  • 1篇新小说
  • 1篇学史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乡土小说
  • 1篇中国新文学
  • 1篇欧化
  • 1篇作家
  • 1篇文学母题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篇黄轶
  • 1篇丁帆

传媒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欧化”“地方色”与“世界性”-论“五四”乡土批评理论的初创
2015年
"乡土"书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代文学母题,"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共同构成了乡土小说的艺术空间和魅力。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的开风气之先者,伴随其乡土小说《阿Q正传》《风波》《故乡》等的诞生,乡土小说批评也在1920年代初出现,茅盾、周作人、张定璜等是最早的发起者,王伯祥、闻一多、郑伯奇等的批评文章也涉及了文学与地域的关系等问题。
黄轶
关键词:新文学运动文学母题国民文学乡土作家
给新文学史重新断代的理由——关于“民国文学”构想及其它的几点补充意见被引量:44
2011年
因为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我在《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的七年(1912—1919)》里所要表达的观点尚有一些意犹未尽之处,在此,我想就以下几个若干问题做进一步论证。
丁帆
关键词:民国文学新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断代旧文学
论新文学初创期的鲁迅乡土小说批评被引量:2
2016年
在新文学"寂寞"的开端,"乡土"与"中国"的连线在鲁迅那里发露,"地方色"一词的引入标志着乡土文学批评的肇始,而茅盾、周作人最初的评论文章初步促成了批评与创作呼应的小气氛,"为人生"的写实主义文艺观与人道主义思想在论争和思辨中产生。《呐喊》出版后,周作人、茅盾、Y生、成仿吾、仲回、冯文炳、杨邨人、张定璜、郑振铎等纷纷发表文章,评价其思想、体式等方面的"离经叛道",形成鲁迅乡土小说批评的个案独奏,而台静农编辑的《关于鲁迅及其著作》和茅盾的《鲁迅论》则为此画上了圆满句号。早期鲁迅乡土小说批评源自新文学内部对"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改造国民性"等新文化观念的认同,周作人、茅盾等的解读在以后的"鲁学"中不断被经典化。1927年,是鲁迅乡土小说批评的蜕变转折点。在新的文化语境下,鲁迅乡土文学研究逐渐脱出"五四"时代争论的理路和范畴。
黄轶
关键词:新文学《呐喊》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被引量:6
2018年
中国乡土小说是中国新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新小说中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文体重镇。如果从鲁迅乡土小说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与之形影不离的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也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百年来,伴随着中国乡土小说的萌生、发展、繁盛、蜕变、断裂、复归到再度新变的复杂而曲折的历史演进,①中国乡土小说批评与研究也历经初创、中兴、转向、畸变、复兴、繁荣、分流与深化的复杂而曲折的递嬗过程。
丁帆李兴阳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乡土小说小说研究小说批评新小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