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Q1016)
-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 相关作者:臧渡洋张永建耿兴国陈阵王晓娜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颗粒包覆层对水滴静态及动态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比研究了纯水液滴和被SiO2纳米颗粒包覆的液滴的静态特征及其在超疏水基底与石英基底上的撞击动力学过程.实验发现,纳米颗粒包覆层可显著增大液滴与亲水基底的接触角,并使液滴呈现超疏水状态.纳米颗粒在液滴表面的吸附作用,使液滴撞击后形态振荡的剧烈程度减弱,但加快了振荡的衰减速度,缩短了液滴撞击过程中的接触时间和振荡周期.这说明纳米颗粒增大了液滴的有效表面张力,并且纳米颗粒包覆层具有一定黏弹性,因而加速液滴振荡的衰减.
- 陈阵臧渡洋张永建林可君耿兴国
- 含盐胶体液滴的蒸发图案形成机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研究了聚四氟乙烯(PTFE)胶粒与NaCl混合液滴的蒸发过程及其图案形成机理.结果表明,PTFE颗粒对接触线具有强烈的钉扎作用,胶体液滴蒸发伴有显著的'咖啡环'效应.由于液滴中心液相区表面张力法向分力的作用,使得凝胶区存在辐射状应力,进而产生从液滴边缘向中心的辐射状裂纹,裂纹数量随胶粒的体积分数增大而减少.NaCl与PTFE胶粒的混合液滴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蒸发图案.盐的加入抑制了向外的毛细补偿流,从而有利于获得宏观上厚度均匀的沉积膜.NaCl与PTFE胶粒耦合形成了凹凸不平的枝晶状形貌,这可能是释放蒸发应力的结果.
- 张永建刘正堂钱一梦栗志广臧渡洋
- 关键词:重力沉降聚四氟乙烯
- 一维周期与准周期排列沟槽结构的流体减阻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本文设计了具有相同平均沟槽密度的三种排列类型的一维沟槽结构:密排列、周期间隔排列和两种准周期间隔排列,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维沟槽结构在不同排列下的流体减阻特性.模拟计算分析流场特征和总阻力,发现相对于密排列和周期间隔排列的沟槽结构,准周期间隔排列具有更好的减阻特性,并且这一结果得到减阻实验的验证.通过流场分布特性进一步分析沟槽结构的减阻机理.机理分析发现高速流在经一维准周期结构的扰动波调制后形成了准周期间隔排列的速度条纹相,这有效地抑制了大涡在流向和展向上的形成,从而实现较大幅度的减阻.同时对比分析沟槽排列结构调制展向涡和流向涡各自对流动减阻的贡献,结果表明,调制流向涡对减阻的作用更大.
- 王晓娜耿兴国臧渡洋
- 关键词:准周期
- 微液滴在超疏水表面的受迫振动及其接触线的固着-移动转变被引量:9
- 2014年
-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对超疏水表面液滴振动的动态行为进行观测,研究液滴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实验发现,液滴的共振频率满足Rayleigh方程,微液滴在超疏水表面具有自由液滴的振动性质.在80—200 Hz的驱动频率范围内,接触线出现了明显的固着-移动现象,液滴的振动频率是驱动频率的一半,液滴振动时的形变较大.当驱动频率大于200 Hz时,接触线基本固着,液滴的振动频率近似等于驱动频率,液滴共振时的形态边缘始终有节点存在.分析表明。
- 周建臣耿兴国林可君张永建臧渡洋
-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受迫振动接触线
- SiO_2纳米颗粒与聚氧乙烯对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稳定作用被引量:11
- 2014年
- 研究了聚氧乙烯(PEO)与SiO2纳米颗粒对水/二甲苯体系Pickering乳液的协同稳定作用.实验发现,PEO的存在减小了乳液液滴的平均直径,抑制了乳液的相反转,有效阻止了乳液的熟化,使乳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对纳米颗粒膜的流变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EO高分子促进了纳米颗粒形成更大尺寸的聚集结构,提高了其在界面上的吸附性,增强了颗粒膜的力学性能,在较小颗粒用量条件下使得Gibbs稳定性判据得到满足.
- 谭伟强臧渡洋李云飞张永建陆晨君栗志广
- 关键词:反相聚氧乙烯
- 变形液滴的反常形态演变
- 2015年
- 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压扁液滴自由落体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实验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液滴性质进行调控.实验发现,液滴的形态演变显著依赖于SDS浓度.有趣的是,SDS浓度为0.8 cmc时,液滴可较长时间保持压扁形态而不回复成球形.经受力分析,界面的Gibbs弹性不足以完全抵消Laplace压差所产生回复力.声场作用下产生的宏观表面浓度梯度导致强烈的Marangoni效应,赋予界面以额外弹性,从而与液滴回复力相抗衡.
- 臧渡洋李远陈阵李君耿兴国陈效鹏
- 关键词:液滴振荡MARANGONI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