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炎防治基金
- 作品数:571 被引量:3,897H指数:20
- 相关作者:范建高杨松郭传勇张晶范作鹏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理工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 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短期安全性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炎孕妇在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短期安全性。方法募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母婴阻断的HBsAg和HBe Ag均阳性,HBV DNA≥2×10~6IU/ml的孕妇;向孕妇说明目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所采用的方法,根据其意愿分为主被动免疫阻断+替比夫定组(替比夫定组)和主被动免疫阻断组(免疫阻断组)。替比夫定组孕妇从妊娠32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至分娩时停药,免疫阻断组孕妇孕期不接受任何抗病毒治疗;2组婴儿产后均接受20μg乙型肝炎疫苗联合100单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主被动免疫;7月龄时婴儿检测HBsAg阳性者为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447例,其中替比夫定组81例,免疫阻断组366例。替比夫定组孕妇平均年龄高于免疫阻断组[(28.8±3.3)岁vs(27.6±3.8)岁,t=-2.55,P=0.01);替比夫定组HBV DNA载量>10~8IU/ml的孕妇所占比例高于免疫阻断组(82.7%vs 61.5%,χ~2=13.21,P<0.001);2组孕妇在ALT水平、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替比夫定组婴儿81例,在7月龄时无HBsAg阳性者;免疫阻断组婴儿370例,7月龄时HBsAg阳性者21例,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5.7%,P=0.02)。2组孕妇均未出现子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现象;2组婴儿在早产率、身长、体质量、Apgar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新生儿接受主被动免疫的基础上,如在孕晚期对高病毒载量孕妇进行抗病毒干预,可显著提高HBV母婴阻断率,达到HBV母婴零传播,且新生儿的短期安全性良好。
- 潘禹辰王崇文思敏王川孔菲牛俊奇姜晶
- 关键词:母婴传播孕妇
- FibroTouch、FibroScan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分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明确FibroTouch与FibroScan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PBC患者66例,均进行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同步行FibroTouch和FibroScan检测,以肝脏硬度值(LSM)表示肝纤维化程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的各期截值、灵敏度及特异度。两种检测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FibroTouch、FibroScan测定值与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与0.880(P值均〈0.01);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S1、≥S2、≥S3、≥S4的FibroTouch截值依次为6.25、9.05、11.75kPa和18.95kPa,灵敏度依次为89.7%、94.7%、80.0%和80.0%,特异度依次为100.0%、100.0%、87.0%和100.0%;FibroScan截值依次为6.05、8.85、12.40kPa和16.20kPa,灵敏度依次为96.4%、88.6%、76.2%和100.0%,特异度为77.8%、100.0%、86.4%和93.0%,两种检测方法诊断PBC肝纤维化分期[≥S1(P=0.109)、≥S2(P=0.853)、≥S3(P=0.387)、≥S4(P=0.224)]的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ibroTouch与FibroScan均可作为PBC肝纤维化分期及疾病进展监测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良好。
- 张玉果赵素贤周光德李文聪任伟光杜慧娟王荣琦南月敏
- 关键词:FIBROSCANROC曲线
- 海南藏族自治州小学生和托幼机构儿童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提高小学生及托幼儿童乙肝防治知识水平,降低乙肝发病率。方法培训卫生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开发宣传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接种乙肝疫苗。结果共培训健康教育活动人员3848人次,开发藏汉双语宣传材料2种134400份,小学生乙肝防治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是50.05%和92.65%(χ2=414.33,P<0.01),乙肝疫苗认知度干预前后分别是68.34%和97.23%(χ2=274.24,P<0.01),乙肝疫苗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在97%以上。结论在儿童少年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其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开发民族语言的宣传画,培训教师,专题讲座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 李荣陈刚陈仁威赵建海李敬华张勇基苏崇鳌
- 关键词:小学生托幼儿童乙肝健康教育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5例,依据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分为病例组(并发肝性脑病组)93例,对照组(没有并发肝性脑病组)142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在WBC、PLT、ALT、ALB、TBIL、BUN、Scr、Na+、AM、PT、肝功能CTP评分、腹水、感染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氨增加(OR=1.237,P=0.042)、肝功能CTP评分增加(OR=1.328,P=0.027)、血肌酐增加(OR=2.427,P=0.039)、腹水增多(OR=1.546,P=0.034)是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更高的血氨、更高的肝功能CTP评分、更高的血肌酐、更多的腹水是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发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飞刘斌施彦卿吴时胜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 腹膜后局灶性Castleman病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总结腹膜后局灶性Castleman病(localized Castleman’s disease,LCD)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以期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提供合理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LCD病人临床资料,并针对性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病人术前检查未明确诊断,手术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确诊,未行辅助性治疗。1年后随访复查,病人恢复可,手术效果较好。结论腹膜后LCD术前诊断较困难,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术前充分评估可以为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副损伤及并发症。
- 李满余佳王卫星
- 关键词:CASTLEMAN病腹膜后影像学外科手术
- 恩替卡韦相关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2年
- 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HBV感染的一线用药,不良反应少见且多属轻微[1]。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皮肤反应,绝大多数由药物引起[2]。本文报道1例恩替卡韦相关的TEN,此前类似病例国内外仅报道1例[3]。同时,本文对恩替卡韦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作一文献复习.
- 鲁瑞耿晓珍党双锁王文俊
-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
- 2020年湖北省15-59岁居民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湖北省15-59岁居民乙型肝炎(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在湖北省2个地市6个县区抽取15-59岁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分析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平均得分、知晓率或比例。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1398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15.12(±4.99)分(满分23分)、2.57(±2.20)分(满分8分)、10.55(±2.14)分(满分15分),各项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比例、正确行为比例分别在16.45%-89.77%、10.23%-78.18%、22.17%-97.42%之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周围有无乙肝感染者显著影响调查对象乙肝防治知识得分。乙肝防治知识和态度得分均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27,P<0.05;r=0.19,P<0.05)。结论调查地区15-59岁居民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总体偏低;应开展针对性的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引导正确的乙肝防治态度和行为。
- 张蕃王丽华吕斌徐阳欢刘娜郑莉官旭华王雷
- 关键词:乙型肝炎知识影响因素
- 浅谈信息化应用对梁平区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监测效果评价
- 2023年
- 研究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免疫后血清学监测(Post-vaccination Serological Test, PVST)技术路线,评价两种技术路线儿童失访率和母婴阻断效果,为今后相关研究的技术路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采取两条技术路线,筛选HBsAg阳性产妇及分娩的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新生儿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静脉采血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分析两种技术路线的失访率和阻断效果差异及优势对比。结果 两种技术路线失访率分别为11.31%、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技术路线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均为96.64%,技术路线不同对母婴阻断效果无影响。结论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PVST能有效提高儿童依从性,降低失访率,明显优于传统模式。
- 胡晓晓方雪江余黏袁玉莲王青
- 关键词:乙型肝炎
- 贵阳市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贵阳市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云岩区12个预防接种点,对所抽到的接种点内免疫接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和对乙肝防治KAP的现状;对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乙肝防治KAP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并对乙肝防治KAP总体水平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乙肝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分别在不同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人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χ2分析显示,乙肝防治KAP总体水平在地理位置(χ2=32.948)、受教育程度(χ2=119.991)、职业(χ2=78.68)、家庭月总收入(χ2=55.467)以及乙肝知识教育情况(χ2=77.3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防治KAP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AP低评分与公务、事业单位人员(OR=0.082)、工人(OR=0.057)、个体(OR=0.051)、公司职员(OR=0.061)、全职妈妈(OR=0.055)以及其他职业(OR=0.055)成正相关(P<0.05),与中专/技校、高中(OR=1.888)、大专及以上(OR=4.162)、月收入2000以上(OR=3.102)以及获得乙肝知识教育(OR=2.917)成负相关(P<0.05)。结论:云岩区免疫接种儿童父母的KAP总体水平偏低,应围绕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高人群对乙肝防治的认知水平。
- 王雯余鸿禹李秀玲汪俊华潘春柳
- 关键词:儿童免疫接种父母知识-态度-行为
- 慢性乙型肝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5年
- 核苷(酸)类药物因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HBV药物,但其停药后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乙型肝炎复发。该文就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标准以及HBVcccDNA水平,年龄,基线丙氨酸转氨酶(AJJT)、HBVDNA水平,抗病毒药物的种类,血清HBsAg水平的定量检测与动态监测,宿主免疫状态与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后复发的相关性作了综述。
- 邱源旺黄利华甘建和
- 关键词:肝炎乙型抗病毒药停药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