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H11002)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海滢王立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被害
  • 1篇刑事被害人
  • 1篇刑事被害人国...
  • 1篇刑事被害人救...
  • 1篇刑事被害人救...
  • 1篇刑事赔偿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执法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定位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位
  • 1篇学位授予
  • 1篇医事
  • 1篇医事法
  • 1篇医事法学
  • 1篇正义
  • 1篇政府
  • 1篇执法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李海滢
  • 2篇王立峰

传媒

  • 1篇齐鲁学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传统法政文化的演变:以儒法思想的互动为研究路径
2012年
中国传统法政文化以法律与政治的文化互动为表征,体现为制度与思想两方面的历史演变。在制度层面,君权人治居于核心,礼刑合一的法治始终服务于人治。在思想层面,儒家的德治居于核心,儒法合流代表着主流的价值诉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儒法思想的互动构成了法政文化演变的轨迹,"儒法一体化"是理解其精髓的一条思想主线,其中的"人治""德治""礼治"与"法治"成为理解法政文化的关键词。
王立峰
关键词:礼法
医事法学的学科定位、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我国医事法学学科建设的根基性问题被引量:6
2012年
医事法学作为医学与法学交叉融合后形成的新兴学科,具有自身独立的品格。在学科设置上,宜将医事法学置于法学学科门类下。而在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方面,从短期规划看,开设医事法学教育的院校应在本科阶段统一采取"法学专业(**方向)"的称谓,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从长期规划看,应取消医事法学的本科建制,实行"医事法学专业"本硕连读制度,毕业时授予法学硕士学位,或者招收医学各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攻读法律硕士学位。
李海滢
关键词:医事法学学位学科建设
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以国家刑事赔偿、国家刑事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关系辨析为进路被引量:11
2012年
从未来发展来看,背负更多政治使命和道义责任的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产生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包含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在内的《国家补偿法》,并使之与《国家赔偿法》并行呼应,才是我们期冀的国家救济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而论,我国眼下并不存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无疑是时下中国最好的选择。在筹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时,应当首先厘清国家刑事赔偿与国家刑事补偿,以及国家刑事补偿中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之间的关系,这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乃至相关立法体系的构建基点,也蕴涵着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
李海滢
关键词:国家刑事赔偿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刑事被害人救助
执法正义: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被引量:4
2012年
建设法治政府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建设,更要强化价值理念的认同。执法正义是法律正义的基本要义,也是法治政府的价值理念。政府执法的正义诉求源于行政执法的基本特点:自由裁量空间的存在、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直接交锋、执法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服务行政与人权保障的导向。比例原则、正当程序、诚实守信和民主参与是保障执法正义实现的正确途径。
李海滢王立峰
关键词:法治政府法律正义行政执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