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3040)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升孟庆国罗桂连吕志奎胡鞍钢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 汶川地震重灾区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绩效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汶川特大地震对公共服务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国家提出公共服务领域的恢复重建目标。目前,灾后重建已进入中期阶段。公共服务恢复重建情况进展究竟如何?如何进行评价?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评估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目标实现。本研究结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的公共服务恢复目标,围绕"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绩效"进行指标设计,通过1000余户受灾家庭的问卷调查,对公共服务的灾后重建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恢复重建情况最好,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其次,公共文化体育再次,义务教育较差。最后,本文在深入剖析以上研究结果原因,并对受灾群众不同群体的评价情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 陈升冯清平
- 关键词:汶川地震公共服务
- 非常态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评价比较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为例被引量:7
- 2010年
- 在对国家、省级政府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全面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于顾客导向的政策执行评估模型,围绕受灾群众最需要但不太满意的政策(包括住房、就业、保障等)进行梳理、归纳,设计相关问卷,并通过对千余户受灾家庭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收集数据,研究灾后重建政策的执行情况、各类群体的评价差异。研究表明,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农房修改重建政策落实得较好,城镇住房修复重建政策、就业援助政策落实得较差;受灾程度越大的群体对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越差。结合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改善非常态环境下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建议。
- 陈升吕志奎罗桂连
-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 汶川地震受灾居民需求变化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通过2008年8月、2009年2月、2010年1月三个时点对五个汶川地震受灾县(市)近3000个样本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城乡受灾居民的各类需求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受灾居民的基本生活、住房修建、就业生产需求均与"地震对收入来源影响"、"除房屋外财产损失情况"显著正相关;但基本生活、住房修建需求与"震前家庭经济状况"负相关;公共服务、伤残救助需求与"因灾人身受伤情况"显著正相关。心理疏导需求与"地震心理影响"显著正相关。
- 陈升孟庆国胡鞍钢
- 关键词:汶川地震
- 政府应急能力及应急管理绩效实证研究——汶川特大地震地方政府为例
-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的实际,构建起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应急管理绩效指标体系,通过对1243户受灾家庭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绩效不高,资源整合能力对提高应急...
- 陈升孟庆国胡鞍钢
- 关键词:汶川地震应急能力实证研究
- 文献传递
- 灾区居民重建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11年
- 汶川地震已2周年了。研究灾区居民的重建信心及影响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增强他们的重建信心,充分发挥其重建主体作用,从而为实现各项重建任务目标奠定基础,并为青海玉树的灾后重建提供经验借鉴。因此研究受灾群众的重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鲜见。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的有关文献,构建起评价受灾群众重建信心指标体系,通过2008年8月、2009年2月、2010年1月三个不同时点对五大极重灾县(市)近3 000个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受灾群众的重建信心在不同时点具有显著差异,目前重建信心有下降趋势;因灾受伤情况越严重、除房屋外因灾财产损失及地震对工作经营或生产影响越大的群体,其重建信心总体上越弱;随着时间推移,"震前经济状况"不同的受灾群众之间的重建信心差异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而"银行住房贷款"数量不同的受灾群体之间的重建信心差异由显著向不显著转变。
- 陈升孟庆国
- 关键词:影响因素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