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02007)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晋军张攀峰耿晓红周辉陈沛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射流
  • 2篇失速
  • 2篇合成射流
  • 1篇选择性
  • 1篇翼型
  • 1篇圆柱
  • 1篇生物催化
  • 1篇配合物
  • 1篇倾斜角
  • 1篇氰醇
  • 1篇氰化反应
  • 1篇立体选择性合...
  • 1篇流体力学
  • 1篇金属
  • 1篇金属配合物
  • 1篇金属配合物催...
  • 1篇攻角
  • 1篇
  • 1篇催化
  • 1篇大攻角

机构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王晋军
  • 2篇张攀峰
  • 1篇徐青
  • 1篇陈沛然
  • 1篇伍康
  • 1篇周辉
  • 1篇耿晓红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孔口倾斜角对合成射流控制翼型流动分离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通过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1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研究了孔口倾斜角对合成射流激励器处于NACA0015翼型回流区时(20°攻角)控制分离剪切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孔口倾斜角为30°时,即吹气方向顺流向贴近壁面时,合成射流激励器控制翼型背风区分离剪切层的能力增加,合成射流对翼型的控制达到最佳效果;升力系数较垂直射流控制时增加5%,而阻力系数降低15%.通过对翼型气动力特性、脱落漩涡结构以及射流孔口附近流动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小的孔口倾斜角下控制效果提升的内在机制。
张攀峰王晋军
关键词:流体力学倾斜角失速合成射流
α-氰醇立体选择性合成新进展被引量:6
2008年
总结了近十年来立体选择性合成α-氰醇的最新进展,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的醛、酮类底物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和硅氰化反应,不含金属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的醛、酮类底物的立体选择性硅氰化反应以及生物催化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另外对部分反应中涉及的机理也作了介绍.
耿晓红周辉陈沛然徐青
关键词:立体选择性合成金属配合物催化生物催化
合成射流控制NACA0015翼型大攻角流动分离被引量:32
2008年
为了研究合成射流激励器处于NACA0015翼型回流区时对其分离流动的控制,采用商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1求解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通过对翼型气动力特性、脱落漩涡结构以及射流孔口附近流动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合成射流处于分离区时对边界层控制的机理.结果表明:当合成射流孔口处于回流区时仍可有效推迟翼面边界层分离点,缩小回流区范围,从而有效提高翼型的升力.当射流方向垂直于壁面,无量纲频率以及吹气速度比都等于1时,翼型平均升力系数提高40%左右.
张攀峰王晋军
关键词:失速合成射流
圆柱尾涡/边界层相互作用中二次涡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应用流动显示的方法研究水槽中上游圆柱绕流尾涡与平板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发现边界层外的尾涡可以诱导边界层内流体产生新的二次涡结构,对二次涡的产生条件、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尾涡/二次涡的相互作用是尾涡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核心,尾涡涡脱落St数的变化、尾涡反弹现象、边界层内二次涡的产生和尾涡/二次涡相互作用的不同形态等均与无量纲参数yc/D有关(yc为圆柱距离平板的法向位置,D为圆柱直径),并可以此参数对尾涡/边界层相互作用的特性进行分区。
潘羽中王晋军伍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