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ZZ004)

作品数:27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任勇杨岚凯肖宇许琼华崔巍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教育
  • 16篇国家认同
  • 15篇公民教育
  • 13篇民族
  • 11篇民族地区
  • 8篇西南民族地区
  • 7篇政治
  • 5篇少数民族
  • 5篇公民
  • 3篇社会
  • 3篇权利
  • 2篇政治空间
  • 2篇政治形态
  • 2篇政治学
  • 2篇中国逻辑
  • 2篇社会转型
  • 2篇维度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权
  • 2篇文化权利

机构

  • 24篇华东政法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中国民航飞行...

作者

  • 26篇任勇
  • 1篇付春
  • 1篇崔巍
  • 1篇肖宇
  • 1篇许琼华
  • 1篇杨岚凯

传媒

  • 3篇西南边疆民族...
  • 2篇广西民族研究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新疆社会科学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中共浙江省委...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2篇2012
  • 2篇201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民教育与少数民族认同结构优化:以国家认同为中心被引量:8
2013年
传统帝国体系当中,少数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呈现出脆弱性、模糊性、多变性得特点。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展开,古典意义的国家认同开始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对于新条件下存在着多重认同的少数民族成员而言,要提升和强化其国家认同,实现认同结构的重构,就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而公民教育实际上就是一条有效路径,可以从目标、内容以及主体三个层面得以实现,进而实现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优化。
任勇杨岚凯
关键词:国家认同公民教育
认同序列及其学术谱系研究:以西南多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认为要实现对认同研究的突破,就需要考察其内部多重要素的相互关系,于是认同序列就成为一个有解释力的概念。而具体到少数民族群体,认同序列可以从层级结构和文化结构两个层面进行划分,它们共同构成了认同序列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学术研究进路和发展趋势来看,两种认同序列结构的学术谱系的形成有利于深化对少数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任勇
关键词:国家认同学术谱系
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与公民教育——以西南地区为考察对象
2012年
文化权利在少数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转型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的兴起并影响到其实现。作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要求,国家必须对此进行有效的回应,真正全面落实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从政治学意义上,少数民族公民意识的兴起也逐渐反映在文化权利上面,就需要在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基础上进行公民教育,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兴起对公民教育的影响。
任勇
关键词:文化权利公民教育国家认同
民主共和与国家建设中的价值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逐渐成为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价值基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多民族国家建设过程的价值重构。民主共和理念开始具体到民族地区政权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一系列适应当地实际的方针、政策与措施。而在其中,民主改革和民族识别构成了有效推进民主共和的制度保障和前提条件,以及促成多民族国家优化治理的重要因素。
任勇
关键词:政治协商民族识别
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认同从不同结构层面上形成了认同序列,其发生作用往往通过社会成员和社会结构来实现。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变化成为影响认同序列重构的主要因素。公民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和纳入社会治理的要素,从而为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提供有机社会支持。从国家层面上讲,要实现公民教育对认同序列的重构,需要从多元治理、分层治理与参与治理三个方面进行建构,进而回应社会转型和国家建设的需要。
任勇
关键词:公民教育社会支持
国家认同、中国逻辑与国家建设:侧重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考察被引量:6
2012年
国家认同建设不同路径影响到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国家认同建设而言,古典意义上国家认同更多基于文化层次,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体系的解体以及现代国家建设内容的展开,国家认同建设实现了现代性的转换并被赋予了新内容。此时的国家认同融合了现代化过程中各种要素,不仅体现为国家对个人和社会的深入影响,而且也体现了国家的集体意识和有机团结,具有了规范性、传统型和现实性的等特征。
任勇
关键词:国家认同中国逻辑价值体系
认同激发、社会变迁与序列变化:以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为研究对象被引量:3
2012年
认同边界的改变能够激发或者强化新的认同类型,而社会发展和结构转型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手段和政治力量实现了多民族的国家整合,实现了少数民族认同结构的有序排列。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变迁,又重新激发了少数民族原有认同序列,出现了认同的冲突和矛盾,其中国家认同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就需要对少数民族的价值和认知实现重建,而公民教育就扮演这种作用和功能。
任勇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家认同
认同序列、市场转型与公民教育:以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被引量:2
2012年
社会成员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往往会围绕其认同谱系形成认同序列。在传统帝国和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分别借助文化和政治力量对少数民族认同序列进行了重构,实现了多民族国家整合。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赋予了少数民族成员个体权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其认同序列的紧张。对此,现代国家必须进行积极的回应,而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包括公民教育在内的知识供给来实现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既能满足现代国家在民族地区治理的基本要求,又能让少数民族认同序列在公民身份的形成过程中得以调适和优化。
任勇
关键词: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与国家建设——基于民族地区的考察被引量:7
2012年
认同性整合在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整合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国家提供知识供给的途径,公民教育可以为认同性整合的实现提供制度、组织和价值基础。在建构本土化的公民教育过程中,应该尊重民族地区地方性知识的规律,体现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的理念,避免少数民族认同序列的断裂,从而使地方性知识和国家知识相互交融,实现民族建构和国家建构的有效统一。
任勇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家认同民族建构
国家认同与腐败治理:新加坡的经验及其启示被引量:6
2011年
在建立和形成现代国家的过程中,针对当时社会结构多元化的族群认同现状,新加坡通过传统重塑、公民教育、精英引导等机制建立起对新国家的认同体系,创设出崭新的核心价值体系,进而形成了包括廉洁政治精神在内的现代公民理念。在此基础上,国家认同和腐败治理构成了双向互强的关系,文化防腐和制度反腐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新加坡的现代国家建设进程,对于正处在转型期的中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肖宇
关键词:国家认同腐败治理公民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