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352)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彩变雷加强曾凡江徐立帅高欢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沙拐枣
  • 4篇灌溉
  • 3篇氮素
  • 3篇幼苗
  • 3篇水分
  • 3篇干旱
  • 3篇干物质
  • 2篇幼苗生长
  • 2篇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骆驼刺
  • 2篇苗生长
  • 2篇极端干旱区
  • 2篇灌溉量
  • 2篇干旱区
  • 1篇氮素处理
  • 1篇氮素分配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生理生态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7篇曾凡江
  • 7篇雷加强
  • 7篇黄彩变
  • 3篇高欢欢
  • 3篇徐立帅

传媒

  • 2篇草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极端干旱区骆驼刺对水氮条件变化的生长响应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氮处理下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的形态特征、生物量累积和分配特征,并探讨了适合骆驼刺生长的最佳水氮条件。经过2年的水氮处理发现,水分和氮素处理对骆驼刺的株高、冠幅、基茎、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累积均有显著影响,对生物量分配还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但在不同生长年份影响也不同。在第1个生长年份,综合评价结果为干旱低氮(田间持水量30%-35%,施氮51mg N·kg-1)处理下生长表现最好,主要表现在株高、基茎、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明显增加。在第2个生长年份,则为中水中氮处理(田间持水量60%-65%,施氮102mg N·kg-1)下综合生长表现最好,主要表现在地上、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显著增加。因此,在骆驼刺幼苗生长早期应推荐干旱低氮处理,随株龄增加则为中水中氮处理更合适。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骆驼刺生物量水分处理氮素处理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3个沙拐枣种的抗旱特性比较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网状、心形和红皮沙拐枣在干旱胁迫和复水过程中的生理生态响应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3个沙拐枣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红皮沙拐枣的相对含水量、水势和叶绿素含量均较高,但在复水后,恢复较慢。在干旱和中等灌溉处理下红皮沙拐枣的MDA含量最低,质膜损伤程度最轻,复水后恢复却较慢;在最高灌溉处理下,红皮沙拐枣的MDA含量却最高,复水后恢复也最快。干旱处理后3个沙拐枣种均有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在最低灌溉量下为心形>红皮>网状沙拐枣,中等和最高灌溉处理下则为网状>心形>红皮沙拐枣,复水后降低幅度则为心形>红皮>网状沙拐枣。不同处理下心形沙拐枣的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其他种,网状沙拐枣相对较低。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为红皮>网状>心形沙拐枣。可见,各项测定指标的种间差异和综合评价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总体来看红皮沙拐枣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最强,可优先推荐在当地种植。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沙拐枣灌溉量干旱胁迫复水抗旱性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根区土壤氮素营养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kg/株·次)沙拐枣幼苗根区氮素营养变化特征及植物吸氮能力差异。结果表明,自然土壤种植沙拐枣后,不同季节幼苗根区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成降低趋势,季末分别降低70.9%~92.4%和20.3%~51.6%,且灌溉量越高降低越明显;根区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则成增加趋势,随灌溉量增加全氮含量变化较小,但有机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与4.6kg/(株·次)处理相比,季末整株吸氮量分别增加10.8%,79.8%,85.4%和290.2%,干物质累积量相应增加13.2%,97.8%,197.6%和394.6%,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植物出现严重病害。这表明灌溉后根区矿化氮亏缺主要与植物大量吸收和消耗有关。由此可见,灌溉量过低和过高均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结合根区氮素供应变化,中等灌溉量7.7~9.2kg/(株·次)更为适宜。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徐立帅高欢欢
关键词:灌溉铵态氮全氮
灌溉对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5个灌溉梯度下(4.6、6.1、7.7、9.2、13.0 kg·株-1·次-1)沙拐枣幼苗氮素累积分配、利用和回收特征及其生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灌溉量增加,沙拐枣幼苗整株氮素累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增加,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沙拐枣幼苗出现严重病害。生长旺季干物质和氮素主要分配在同化枝中,平均分别占总株的39.5%和66.1%,随灌溉量增加分配比例显著增加;季末茎和老枝是干物质和氮素的主要累积器官,平均分别占总株的54.7%和47.8%,分配比例也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的根冠比,增加灌溉量后显著下降。生长旺季沙拐枣幼苗具有较高氮素回收效率,平均为64.4%,灌溉后明显增加;季末平均为58.1%,灌溉后有下降趋势。在两个生长季平均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120.5和235.8g/g,增加灌溉量虽可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但在最高灌溉量下氮素利用效率出现降低。由此可见,沙拐枣幼苗物质分配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可塑性,灌溉量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沙拐枣幼苗生长及氮素回收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因此中等灌溉量(7.7—9.2 kg·株-1·次-1)更有利于其生长及自身特性发挥。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高欢欢徐立帅
关键词:灌溉干物质氮素分配氮素利用效率
不同灌溉量对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水分梯度下(田间持水量的30%、40%、50%、60%和85%)头状沙拐枣幼苗的干物质累积分配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以探明头状沙拐枣幼苗能够良好生长的土壤水分条件.结果表明:(1)随灌溉量增加,沙拐枣幼苗同化枝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但在最高灌溉量下同化枝出现严重病害.(2)在生长旺季,增加灌溉量后,同化枝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也均显著增加,平均可占整株的39.5%;季末,分配比例受灌溉量的影响明显减弱,平均占整株的12.3%.(3)在整个生长季同化枝的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随灌溉量增加全氮含量有降低趋势,硝态氮含量则波动变化.(4)灌溉量对植株同化枝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长旺季.在最低灌溉量下,同化枝丙二醛含量明显较高,但植物可通过大量累积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来降低体内水势,以提高植物抗旱性;在最高和最低灌溉量下,同化枝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研究认为,沙拐枣幼苗虽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但灌溉量过低或过高对同化枝的生长、氮素还原和叶绿素累积均有明显的抑制,因此中等灌溉量(田间持水量的50%~60%)对头状沙拐枣幼苗生长更有利.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高欢欢徐立帅
关键词:灌溉同化枝干物质生理特性
极端干旱区头状沙拐枣对水分条件变化的生理生态响应被引量:4
2015年
以1和3 a生头状沙拐枣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田间持水量的30%、40%、50%、60%和85%)下头状沙拐枣的生长和生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灌溉量降低,1和3 a生头状沙拐枣的株高、冠幅、基茎、同化枝直径和整株生物量均显著下降。在不同生长期,生物量的主要累积器官茎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随灌溉量降低而显著下降,根系干物质分配比例却显著增加,但灌溉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3 a生头状沙拐枣种子生产;(2)灌溉量较低时,头状沙拐枣的根冠比、叶绿素和MDA含量均相对较高,质膜损伤严重,但植物可通过累积大量的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随灌溉量增加,质膜损伤减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存在明显的补偿作用,但在最高灌溉量下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3)综合适应性评价结果为田间持水量的60%>85%>50%>40%>30%。可见,灌溉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头状沙拐枣综合适应性最好,可作为头状沙拐枣在当地定植的推荐灌溉量。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干物质分配生理特征
骆驼刺幼苗生长和功能性状对不同水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盆栽实验,设计干旱(30%-35%FC)、中水(60%-65%FC)和湿润(80%-85%FC)3个水分梯度以及不施氮、低、中、高4个氮素水平的完全随机组合试验,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水分和氮素添加对骆驼刺幼苗生物量、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功能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骆驼刺幼苗的生物累积、叶片和细根功能性状均受到水氮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但不同生长时期响应格局不同。对于1年生幼苗,总根系生物量在干旱低氮处理下最高,但与中水不施氮处理差异不明显;比叶面积和叶氮含量在干旱中氮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片组织密度值却最低;在干旱高氮处理下细根比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细根组织密度却明显较低。对于2年生幼苗,中水中氮处理的叶片、细根、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累积均最高;比叶面积在对照处理(干旱不施氮)下最高,叶片组织密度值却最低;干旱低氮处理的细根比根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细根组织密度明显较低。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间无明显相关性,但叶片与总根系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氮含量与比叶面积也呈显著正相关,细根比根长与细根组织密度、比叶面积与叶片组织密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叶片与细根功能性状对水氮条件变化的响应并不同步,地上与地下生长的关联主要表现为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累积变化的一致性。
黄彩变曾凡江雷加强
关键词:水分氮素生物量功能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