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2BA711A03) 作品数:7 被引量:32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李桂源 范松青 熊炜 谭琛 肖炳燚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新型脑组织特异性基因LRRC4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LRRC4基因的抑瘤作用,探讨LRRC4基因对U251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将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转染空白载体PcDNA3.1(+)的U251细胞和阴性对照的U251细胞分别进行HE染色、DNA染色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染色,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平面形态参数、DNA含量、DNA倍体、细胞周期和AgNORs定量分析,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转染LRRC4基因U251细胞的面积为(100.6±7.6)μm2,周长为(42.4±2.0)μm,细胞直径为(9.0±1.2)μm,平均DNA含量为(46.8±8.7)pg,AgNORs平均颗粒数为(1.2±0.4)个,AgNORs平均面积为(16.9±2.0)μm2,均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DNA异倍体也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的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而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转染LRRC4基因的U25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转染空白载体和阴性对照细胞(P<0.01)。结论LRRC4基因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复制,减少细胞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胞停滞于G0/G1期,抑制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而发挥抑瘤功能。形态定量检测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检测、MTT检测等实验,能更加全面地阐明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范松青 王洁如 黄河 熊炜 肖炳燚 欧阳珏 曹莉 谭琛 李桂源关键词:U251细胞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抑瘤作用 NP9基因抑制鼻咽癌细胞成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确定NP9基因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裸鼠成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NP9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重组pR c/CMV2-NP9质粒于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SUNE1,筛选并获得稳定表达NP9基因的细胞克隆CEN1/NP9和SUNE1/NP9。以裸鼠致瘤实验确定NP9基因对鼻咽癌细胞成瘤特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D1(cyc lin D1)的表达。结果大部分转基因的G418抗性克隆能够检测到NP9基因的表达。CNE1/NP9细胞接种裸鼠后的成瘤率为43.8%,明显低于CNE1细胞(66.7%)和CNE1/空载体组(75.0%,P均<0.05)。SUNE1/NP9细胞接种裸鼠后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减慢,第30天时肿瘤体积为(3.88±0.81)cm3,与SUNE1细胞和SUNE1/空载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NE1/NP9细胞的移植瘤显示出相对较低的PCNA和cyc lin D1表达水平。结论NP9基因通过下调PCNA和cyc linD1的表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裸鼠成瘤或移植瘤的生长。 刘启才 李晓艳 韦拔雄 曾益新关键词:鼻咽肿瘤 致瘤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细胞周期素D1 新的天然免疫保护分子——PLUNC家族蛋白 被引量:11 2004年 在呼吸道上皮与消化道上皮的表面 ,覆盖有一层由免疫保护分子所组成的蛋白质混合物 ,在上皮组织与外界各种信号之间 ,它们起着信号传递中介与信号执行分子的作用 .我们新克隆的NASG基因为这一混合物添加了新的成员 ,对其结构与功能分析表明 :它属于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 (PLUNC)家族中SPLUNC1的全新转录本 .目前发现人类PLUNC家族至少有 8个以上成员 ,分布在人类 2 0号染色体大约 30 0kb的狭窄区域 ,它们具有杀菌 \渗透增强蛋白结构域 ,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每个成员分别在呼吸道上皮的不同部位特异性表达 ,具有潜在的结合细菌脂多糖的功能 ,能对外来物理及化学刺激做出反应 ,以分泌蛋白的形式进入鼻咽分泌物或唾液中 ,部分家族成员可能具有抗微生物、清除有害化学物质、抗肿瘤等多重功效 .以上说明 ,PLUNC家族可能是上呼吸道的一种新的天然免疫保护分子 。 周后德 李小玲 李桂源关键词:上呼吸道 一种新型细胞微阵列的制作和应用 被引量:1 2004年 为了高通量地检测大量培养细胞中基因原位表达 ,发明了一种制作细胞微阵列的新方法 ,成功地制作含2 0种细胞系共 10 0个供体细胞石蜡混合物点阵的细胞微阵列 .免疫组化检测P5 3,P2 1,PTEN、P16基因在细胞微阵列中的蛋白质表达 .原位杂交检测BRD7、NGX6基因在细胞微阵列中mRNA原位表达 .建立了P5 3、P2 1、PTEN、P16蛋白和BRD7、NGX6mRNA在不同培养细胞中的原位表达谱 .细胞微阵列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高通量工具 .细胞微阵列可广泛用于DNA、RNA和蛋白质水平上的基因原位表达研究 . 范松青 肖炳燚 曹利 熊炜 欧阳珏 谭琛 李伟芳 唐珂 李桂源关键词:原位杂交 基因 生物学功能 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组织芯片技术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 ̄2002年期间200例有临床随访资料的鼻咽癌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卡方检验分析鼻咽癌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生存分析计算鼻咽癌组织内VEGF不同表达组的总生存率。[结果]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内。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TNM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正相关(P<0.05)。VEGF表达阳性及阴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0.11%和67.75%,两组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EGF的表达与鼻咽癌患者TNM分期、复发及远处转移呈明显正相关,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胡春芳 邵琼 侯景辉 邵建永关键词:鼻咽肿瘤 组织芯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一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的新器具和新方法 被引量:10 2005年 发明一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的新器具和新方法.利用这种新器具和新方法成功地制作了分别含448和390个供体组织点阵的组织微阵列受体蜡块和切片.这种新方法制作的组织微阵列切片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所有切片均无供体点阵组织脱落,切片厚度适中,组织结构无挤压变形,细胞形态均匀一致.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16蛋白在组织微阵列切片与其相应的常规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结果完全一致.这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新器具和新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具有在实验室推广应用的价值. 范松青 张文玲 熊炜 马键 周洁 周鸣 肖炳燚 欧阳珏 张秋红 谭琛 李桂源关键词: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化 EB病毒编码的BARF_1基因在人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04年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的BamHⅠA区域的早期基因BARF1能使猴肾上皮细胞永生化,使人淋巴细胞和呲类动物的成纤维细胞发生恶性转化,但有关该基因在人上皮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EBV-BARF1基因对人上皮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及能否使之发生恶性转化。方法: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cDNA3-BARF1,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建立稳定表达BARF1基因的HBE细胞株;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生长速度、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能力及对裸鼠的致瘤能力。结果:EBV-BARF1基因转染细胞生长旺盛,失去接触抑制能力,生长速度增快,并在裸鼠体内成瘤。结论:EBV的早期基因BARF1作为病毒的癌基因,在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宋立兵 曾木圣 张玲 李满枝 廖雯婷 郑美莲 汪慧民 曾益新关键词:EB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