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040502-10-01)

作品数:4 被引量:297H指数:4
相关作者: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戴金星李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四川盆地
  • 4篇盆地
  • 2篇同位素
  • 2篇硫酸盐热化学...
  • 2篇TSR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相
  • 1篇原油裂解
  • 1篇深部
  • 1篇蚀变
  • 1篇蚀变作用
  • 1篇碳同位素
  • 1篇烃类
  • 1篇同位素组成
  • 1篇盆地深部
  • 1篇热化学
  • 1篇硫化氢
  • 1篇硫同位素
  • 1篇硫同位素组成
  • 1篇流体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张水昌
  • 4篇朱光有
  • 3篇梁英波
  • 2篇戴金星
  • 1篇李剑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对烃类的蚀变作用被引量:80
2005年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是指硫酸盐与烃类作用,将硫酸盐矿物还原生成H2S等酸性气体的过程,是高含H2S天然气形成的重要机制.由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是热动力驱动下烃类和硫酸盐之间的化学反应,因此伴随着烃类的氧化蚀变,烃类气体的组分和碳同位素则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和渤海湾盆地古生界高含硫化氢气藏中烃类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的研究发现,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消耗烃类的过程中,重烃类优先参与了该反应,从而导致天然气的干燥系数增大.同时,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12C-12C键优先破裂,12C更多地参与了该反应,而13C则更多地保留在残留的烃类中,使反应后残留的烃类中相对富集13C,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值增重2‰~4.0‰,且重烃类碳同位素的增重幅度大于甲烷.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戴金星李剑
关键词:烃类蚀变作用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碳同位素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
四川盆地H_2S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66
2006年
四川盆地天然气绝大部分含有硫化氢,部分含量高达15%以上。其中高含硫化氢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三叠系飞仙关组、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震旦系、石炭系、二叠系属于低含硫化氢,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属于微含硫化氢或不含硫化氢天然气藏。研究表明,三叠系飞仙关组、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震旦系、石炭系储层中发育的膏质岩类为TSR形成硫化氢提供了物质基础;富含有机硫源岩的高温裂解是二叠系低含硫化氢天然气的主要成因。硫同位素组成表明,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硫同位素比储层硫酸盐硫同位素δ34S亏损7‰~11‰;而低含硫化氢天然气硫同位素分布区间较宽,在0‰~20‰之间,大部分比同期硫酸盐的硫同位素轻15‰左右。四川盆地三叠系膏岩的硫同位素值分布较宽,并呈现阶梯状变化,而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则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规律,表明各气层硫化氢中的硫来自于本层系的硫酸盐,即TSR发生在各自的储集层中;另外四川盆地三叠系TSR发生时各气藏的温度条件相近,即各气藏的硫化氢在大致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同时也说明TSR过程中硫同位素的分馏过程与硫酸盐本身硫同位素数值的高低无关,而与TSR反应的温度条件和反应程度有关。还建立了运用硫化氢的硫同位素和含量判识硫化氢成因类型的模式。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戴金星
关键词:硫同位素飞仙关组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被引量:125
2006年
四川盆地是一个高度富气的盆地,在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海相大中型气田多以孔隙型储层为主,普遍含有硫化氢(一般占天然气体积的0.2%~17%),烃类主要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充足的气源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古隆起为海相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富含膏盐的白云岩储层为硫化氢的形成提供了硫源和催化条件。海相层系大多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这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发生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更为原油裂解提供了催化条件,导致气藏中既富含硫化氢又富含甲烷气。研究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成藏条件优越,是最现实的勘探目的层系;四川盆地邻近膏盐层上下的大量薄层席状分布的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为潜在的勘探目的层;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勘探潜力最大的地区。
张水昌朱光有
关键词:四川盆地成藏特征硫化氢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原油裂解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被引量:89
2006年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其间夹杂发育膏质岩类,且经历过较大的埋深,有利于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的发生和H2S的形成与聚集。TSR形成的H2S溶于水后显示出较强的溶蚀性能,在深部储集层中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促进碳酸盐岩次生孔洞的发育和优质储集层的形成,H2S含量越高,含H2S储集层埋藏越深,储集层性质越好。基于此,可以运用H2S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来预测深部优质储集层的分布。川东和川西北地区中、下三叠统白云岩储集层都含有一定的硫酸盐岩且经历过较高的温度,目前埋藏较深,是H2S形成的最有利层系,也是优质储集层最发育的层位。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
关键词:四川盆地TSR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海相次生孔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