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F201107)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曲玮婷周伯华李鼐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电影
  • 1篇电影创作
  • 1篇电影符号
  • 1篇虚拟影像
  • 1篇影像
  • 1篇数字电影
  • 1篇美学
  • 1篇美学分析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传播
  • 1篇纪录电影

机构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3篇曲玮婷
  • 1篇李鼐
  • 1篇周伯华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1篇中国电化教育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浅析主体意识对纪录电影创作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现如今许多受观众喜爱的纪录电影,多是因其创作理念与创作手法的多元化与创新性,观众喜爱的更多是建立在纪实基础上的艺术表达。当纪录电影成为人们通过记录客体实现主体价值的载体,成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时,其构建和传达话语的主体就对纪录电影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主体的意识亦会体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当中。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分析在纪录电影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中,主体意识如何对创作产生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又是如何转换成影像文本进行意义表达。
曲玮婷
纪录电影中“虚拟”影像的美学分析
2018年
在数字技术时代,纪录电影的创作中有很多利用"虚拟"影像进行再现的手段,也为纪录电影开启了一个新的空间。尽管"虚拟"影像只是一种再现事实的表现方式,但影像的内容依旧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也同样可以从美学的层面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纪录电影内容、艺术创作手法、电影画面以及受众观影的感官体验几个方面来分析数字时代纪录电影中的"虚拟"影像,主要会分析创作者们对于"虚拟"影像的运用,以及纪录电影中的"虚拟"影像是如何给受众带来观影的审美愉悦感的。
曲玮婷
关键词:纪录电影虚拟影像美学
数字电影教育传播符号系统与特征研究
2012年
数字电影作为当今社会中极具影响力的一种视听综合的教育传播媒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符号,因为其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组成的文本,其中,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是电影意义的运载工具。对数字电影中出现的符号概念上的梳理,了解符号学,将其与数字电影结合,并对电影符号学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数字电影的教育传播符号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周伯华李鼐曲玮婷
关键词:数字电影教育传播电影符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