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266)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赵广举穆兴民田鹏温仲明王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淤地坝
  • 1篇信息提取
  • 1篇源数据
  • 1篇沙粒
  • 1篇输沙
  • 1篇水蚀
  • 1篇水蚀风蚀交错...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泥沙
  • 1篇泥沙粒径
  • 1篇维数
  • 1篇小流域
  • 1篇黄土高原
  • 1篇皇甫川流域
  • 1篇多源数据
  • 1篇分形
  • 1篇分形维数
  • 1篇风蚀
  • 1篇RUSLE模...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穆兴民
  • 3篇赵广举
  • 1篇王飞
  • 1篇温仲明
  • 1篇田鹏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RUSLE模型的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产沙模拟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采用GIS与RS技术,以RUSLE模型为基础,增加流域输沙能力与淤地坝拦沙效率模块,并在黄土高原粗沙多沙区流域皇甫川进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率定期1991-1999年皇甫站实测输沙量与模拟值拟合较好,纳什系数(Nash)与相关系数均超过0.7,而验证期2000-2009年的模拟结果相对较差。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的土壤侵蚀模数表明: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超过15 000t/(km2·a)的区域主要发生于裸露的砒砂岩与植被覆盖较差的沙地;而土壤侵蚀模数小于2 500t/(km2·a)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滩地与植被盖度好的高原区。在相同降雨条件下,皇甫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顺序为裸砒砂岩>沙地>耕地>草地>林地。根据修正RUSLE模型分析皇甫川流域淤地坝的拦沙效益发现,1991-2009年淤地坝平均年拦蓄泥沙约为0.42亿t,几乎与皇甫站(1955-2010年)年均输沙量0.41亿t相当。
田鹏赵广举穆兴民温仲明王飞
关键词:皇甫川流域RUSLE模型土壤侵蚀输沙淤地坝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泥沙粒径的分形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泥沙颗粒特征是表征泥沙表面形态、泥沙机械组成、排列模式及泥沙絮凝现象的主要物理属性之一。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地表覆被类型的侵蚀产沙方式和粗泥沙的侵蚀产沙强度很不均衡,导致其泥沙粒径分布的差异很大。以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为例,采用分形原理和多重分形理论研究淤地坝坝控小流域泥沙粒径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淤地坝坝内泥沙与坡面泥沙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3;泥沙粒径分形维数D在淤地坝坝内垂直方向上随泥沙颗粒的增大而减小;分形的5个特征参数D,D(0),D(1),D(2),D(0)/D(1)均表明不同地表覆被类型下,草地的粒度分布较均匀,裸地次之,分布最狭窄的是砂岩,该结果可为小流域泥沙来源和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弥智娟穆兴民赵广举
关键词:淤地坝泥沙粒径分形维数黄土高原
基于多源数据的皇甫川淤地坝信息提取被引量:4
2015年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明确淤地坝重要参数信息对流域水土保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皇甫川流域不同数据来源资料包括地形图(1976年)、TM影像(1990年、2007年)、Google Earth影像(2010年)对其进行预处理获取矢量数据,利用遥感及GIS软件实现淤地坝数目、淤地坝位置、水面面积、控制面积等主要信息的提取并分析其动态变化,采用相关系数、NDAI和DAI进行提取误差评定。结果表明:皇甫川流域淤地坝数目随年代递增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控制面积也随之增大,流域西部淤地坝数目明显少于东部。TM数据上提取的淤地坝水面面积与通过Google Earth数据提取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98,实测淤地坝控制面积与TM影像上提取结果相关系数为0.96,NDAI和DAI值平均误差绝对值均<5%。由此得出,基于多源数据淤地坝信息提取技术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较高的准确性,本文为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及黄河粗泥沙来源研究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弥智娟穆兴民赵广举
关键词:多源数据淤地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