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828)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秀丽于德红刘德胜张树平刘秀珍更多>>
- 相关机构:滨州医学院河北联合大学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原儿茶酸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原儿茶酸(PC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PCA高剂量组PCA中剂量组、PCA低剂量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以5mg·kg^(-1)LPS腹腔内注射诱导ALI。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用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用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Westem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CA治疗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显著减轻,且与PCA给药浓度有关,高浓度组减轻显著;BALF及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出现明显下降PC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BALF中蛋白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出现明显下降,PC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TLR4蛋白表达量较LPS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并随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PCA对脂多糖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浓度有关,高浓度组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LR4信号通路有关。
- 李君赵铭山张秀丽李岩韩冰胡振彩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原儿茶酸
- 梓醇对鱼藤酮致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酶活性改变的改善作用
- 目的研究梓醇对鱼藤酮致小鼠脑组织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p给予梓醇10 mg·kg,连续7 d后,改ip给予鱼藤酮1.5 mg·kg,连续28 d;或ip给予鱼藤酮1.5 mg·kg,连续28 d后,改ip...
- 张秀丽于德红刘德胜刘秀珍张树平
- 关键词:梓醇鱼藤酮线粒体
- 文献传递
- 正交试验优化梓醇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了地黄中梓醇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地黄粗提液中梓醇含量为指标,HPLC为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和提取次数(D)4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4,微波提取3次,每次3 min为梓醇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地黄中梓醇效率高,提取完全,方法可行。
- 张秀丽于德红刘德胜张静
- 关键词:地黄梓醇正交实验微波提取
- 人参皂苷Rb1对H_2O_2损伤RGC-5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b1对H2O2损伤RGC-5的细胞活力的影响,试剂盒方法检测SOD活性、GSH含量,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检测碘化丙啶(PI)、Caspase-3、Ca2+。结果 A、B、C、D、E组在490 nm处检测细胞活力分别为0.266±0.038、0.299±0.025、0.314±0.014、0.222±0.031、0.391±0.041,A、B、C、E组与D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SOD活性分别为19.88±0.12、17.12±0.32、15.47±0.21,人参皂苷Rb1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GSH含量分别为15.67±0.18、14.98±0.25、13.71±0.31,人参皂苷Rb1组、空白对照组分别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空白对照组、人参皂苷Rb1组、H2O2损伤组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12%±0.25%、57%±0.47%、28%±0.18%,PI染色阳性率分别为16%±0.25%、18%±0.45%、32%±0.56%,Ca2+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8%±0.11%,31%±1.20%,19%±0.34%,人参皂苷Rb1组与H2O2损伤组比较,P均<0.05。结论人参皂苷Rb1能够拮抗H2O2对RGC-5细胞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为提高SOD活性、GSH含量,降低Caspase-3表达,减少Ca2+水平。
- 李颖张秀丽汪卓
-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过氧化氢CASPASE-3蛋白碘化丙啶
- 阿尔茨海默病复合动物模型的构建
- 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大脑皮层及脑区的纤维蛋白沉积,即细胞外间隙的β淀粉样蛋白(Aβ)和细胞内多聚Tau蛋白的沉积,两...
- 张秀丽李春丽尹雪徐颖臻李亚晨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学习记忆
- Effects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s on cytotoxicity and apotosis in primary cultures of astrocytes andcortical neuron
-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e toxic effects of 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 on astrocytes primar...
- ZHANG Xiu-liLI Ya-chenYIN XueLI Chun-li
- 关键词:ASTROCYTESNEURONSMITOCHONDRIALMEMBRANE
- 梓醇对鱼藤酮致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酶活性改变的改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梓醇对鱼藤酮致小鼠脑组织线粒体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分别ip给予梓醇10 mg.kg-1,连续7 d后,改ip给予鱼藤酮1.5 mg.kg-1,连续28 d;或ip给予鱼藤酮1.5 mg.kg-1,连续28 d后,改ip给予梓醇10 mg.kg-1,连续7 d。取小鼠中脑和纹状体提取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复合物酶Ⅰ、Ⅱ、Ⅱ+Ⅲ、Ⅳ、线粒体一氧化氮合酶(mtNOS)活性、线粒体膜电位以及线粒体内活性氧(RO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鱼藤酮组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复合物Ⅰ和Ⅳ活性明显下降(P<0.01),预防或治疗性地给予梓醇后活性明显上升(P<0.05);线粒体复合物Ⅱ和Ⅱ+Ⅲ活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相比,鱼藤酮组小鼠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1),mtNOS活性升高(P<0.05),ROS的生成增多(P<0.05),预防或治疗性地给予梓醇后中脑和纹状体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mtNOS活性降低(P<0.05),ROS的生成减少(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恢复脑内线粒体复合物酶活性和膜电位水平、减少线粒体内ROS生成的作用而抑制鱼藤酮诱导的脑损伤。
- 张秀丽于德红刘德胜刘秀珍张树平
- 关键词:梓醇鱼藤酮线粒体
- 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16只帕金森病模型为模型对照试组,26只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前后的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丙二醛、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大鼠腹侧被盖区、损毁侧黑质致密部的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黑质内丙二醛明显高于对照组,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大鼠应用银杏叶提取物后腹侧被盖区、损毁侧黑质致密部的黑质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黑质内丙二醛明显降低,黑质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明显升高。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 徐颖臻刘爽李亚晨李岚于燕赵文香张秀丽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多巴胺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