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255)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林杉黄绍敏郭斗斗张水清聂胜委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日本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土壤
  • 2篇玉米
  • 2篇施肥
  • 2篇土壤肥力
  • 2篇尿素
  • 2篇小麦
  • 2篇秸秆
  • 2篇肥力
  • 2篇茶园
  • 2篇茶园土壤
  • 2篇潮土
  • 1篇氮含量
  • 1篇地力
  • 1篇定位施肥
  • 1篇英文
  • 1篇院校
  • 1篇生产率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专业
  • 1篇生物质炭

机构

  • 6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日本国际农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林杉
  • 4篇张水清
  • 4篇郭斗斗
  • 4篇黄绍敏
  • 2篇聂胜委
  • 2篇钱小平
  • 1篇胡荣桂
  • 1篇娄翼来
  • 1篇田亚男
  • 1篇张珂珂
  • 1篇殷欣
  • 1篇周维
  • 1篇谢琪
  • 1篇何志龙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Journa...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Agricu...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亏缺的响应(英文)
2013年
[目的]以郑州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研究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对长期养分缺乏的响应。[方法]试验包括5个处理:①CK(不施化肥和有机肥);②NP(仅施氮磷肥);③NK(仅施氮钾肥);④PK(仅施磷钾肥);⑤NPK(施用氮磷钾肥)。[结果]长期不施用氮肥和磷肥导致作物低产,而长期不施钾肥的NP处理与NPK处理并无显著差异,且能维持作物高产。长期不施用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持续下降后维持在2.5 mg/kg左右.长期不施用钾肥的处理,土壤交换性钾含量维持在60mg/kg左右。前18年结果看来,土壤钾素的自然供给能力在100%左右。[结论]对于潮土,氮和磷是限制小麦玉米产量、生物量及作物产量构成的最主要的两个因子,而钾素不是主要限制因子。尽管如此,若长期不施用钾肥将来也有可能出现钾素亏缺症状。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钱小平三島慎一郎
关键词:作物产量土壤肥力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钾素吸收及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夏玉米品种郑单136为材料,设置CK(不施肥),NP(施氮、磷肥),NPK(施氮、磷、钾肥)和1.5MNPK(小麦季施高量氮、磷、钾肥+有机肥,玉米季仅施用化肥)4个处理,研究夏玉米钾素吸收规律及生育期内土壤钾素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施钾与不施钾处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均一直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不但可以提高夏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叶片及茎秆中的钾素含量,进而提高夏玉米整个地上部吸钾量;而在氮、磷、钾肥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茎秆及叶片的钾素含量和地上部钾素吸收总量。夏玉米钾素吸收主要集中在灌浆期之前,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钾素出现回流现象。夏玉米收获后与播种前相比,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无明显下降或者略有增加,而非交换性钾明显下降,非交换性钾是夏玉米钾素吸收的主要形式。夏玉米吸钾量与播种前土壤3种形态的钾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对于改善夏玉米生产,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张水清黄绍敏聂胜委郭斗斗林杉
关键词:长期定位施肥夏玉米吸钾量非交换性钾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BiPO4 Photocatalyst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Fe(Ⅲ)Cocatalyst
2018年
Metal ions like Fe(Ⅲ) were testified to be efficient co-photocatalyst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ence, a series of BiPO_4/Fe(Ⅲ)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impregn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rmal organic dye was effectively removed by BiPO_4 with the presence of Fe(Ⅲ) as a co-photocatalyst. The enhanced removal mechanism was attributed to the easy transfer of photo-induced electron-hole pairs and relatively high productivity of active redical by synergism of Fe(Ⅲ).
汪畅QIN Xuan林杉
关键词:试验性生产率
长期施肥下潮土全氮、碱解氮含量与氮素投入水平关系被引量:18
2017年
通过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潮土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演变特征及其与氮素投入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基本保持平衡或者缓慢增加;长期施用化学氮肥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有所增加;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均显著提高。单施化学氮肥处理每投入氮素1 kg/hm2,土壤全氮含量增加0.017 mg/kg;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并秸秆还田处理每投入氮素1 kg/hm2,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0.049和0.035 mg/kg。施氮磷钾处理每投入氮素1 kg/hm2,土壤碱解氮含量增加0.001 mg/kg;而化肥配施有机肥或玉米秸秆处理每投入氮素1 kg/hm2,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增加0.004和0.004 mg/kg。总的来说,施用化学氮肥、有机肥配施化肥及秸秆还田处理增加氮素投入量均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且有机肥配施化肥及秸秆还田处理优于单施化肥。综上所述,增施有机肥及秸秆还田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张水清林杉郭斗斗宋晓张珂珂黄绍敏
关键词:长期施肥潮土全氮碱解氮
华北潮土区不同肥力水平土壤基础地力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农田基础地力提升对于减施肥料和作物稳产高产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土壤基础地力情况,在河南省典型潮土区原阳县、周口市、夏邑县等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通过2年大田试验及统计分析方法,观测和分析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土壤基础地力变化。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小麦季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8.1%和76.7%,略高于玉米季的71.9%和74.4%;2012年和2013年两季作物的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4.5%和75.1%,低肥力和高肥力水平土壤的地力贡献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华北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在75%左右。
张水清黄绍敏娄翼来三岛慎一郎郭斗斗钱小平
关键词:潮土基础地力土壤肥力小麦-玉米轮作
高等农业院校生态学办学特色初探
2014年
本文针对农业院校的学科背景,为了有效结合农业学科与生态学相关理论知识,更好地培养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与内容等方面探讨农业院校办学特色,试图使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等得到优化,构建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相融合的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其培养质量。
林杉
关键词: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农业
尿素及秸秆添加对华中地区茶园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明确尿素和秸秆添加对茶园土壤CO_2和N2O排放的影响,为茶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以华中地区红壤丘陵区茶园土壤为对象,运用静态培养系统研究方法,研究该土壤在尿素输入和作物秸秆添加后CO_2和N_2O的排放特征。培养试验共设置对照、尿素、作物秸秆和尿素+作物秸秆4种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华中地区茶园土壤CO_2和N_2O排放呈显著差异。作物秸秆添加显著提高茶园土壤CO_2的排放,作物秸秆和作物秸秆+尿素处理分别是对照的5.57和4.99倍。尿素输入显著促进茶园土壤N_2O的排放,而秸秆添加却降低N_2O的排放。对照和添加尿素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无秸秆添加处理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硝态氮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而添加秸秆处理二者无显著相关关系。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对CO_2排放有显著影响,二者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殷欣田亚男谢琪林杉
关键词:N2O排放CO2排放作物秸秆尿素茶园土壤
尿素和生物质炭对茶园土壤pH值及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为明确生物质炭对酸化茶园土壤改良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利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在施氮(N1)和不施氮(N0)条件下,不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添加量(B1,10 g·kg^(-1);B2,30 g·kg^(-1);B3,50 g·kg^(-1))对茶园土壤pH值、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pH值(P<0.05),生物质炭施加比例越高,土壤pH值提高幅度越大,处理组N0B1、N0B2和N0B3土壤平均pH较对照组CK(氮和生物质炭都不施)分别提高了0.18、0.53、1.06个单位,生物质炭添加量为3%(B2)时,短期内可达到提高土壤pH值、改良酸化土壤的效果;CO_2和CH_4的累积排放量随着生物质炭添加比例的升高而增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组CK(P<0.05)。施加尿素短期内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P<0.05),并促进了CO_2的排放,但对CH_4的排放无显著影响。与单施生物质炭相比,生物质炭与尿素共施时土壤pH提高幅度更大,CO_2累积排放量提高程度也更为显著,而CH_4的排放得到抑制,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CK(P<0.05)。生物质炭的添加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也会增加CO_2和CH_4的排放量,增大环境风险,但当土壤酸化程度较轻时,可适当施加低量生物质炭,在缓解土壤酸化状况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蒋梦蝶何志龙孙赟周维胡荣桂林杉
关键词:茶园尿素CH4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