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IA130179)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2
- 相关作者:金晓燕任广乾吴彤赵玉亮更多>>
-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被引量:20
- 2016年
- 网络新闻舆论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的诉求、倾诉内心想法、进行思想碰撞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成为行政管理者了解民情民意、集思广益制定政策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许多网络舆论话语权看似多样性表达,实则由少数人掌握,在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过程中把关者的作用被严重削弱,网络运营的过度商业化倾向也使得其忽视社会责任和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网络新闻舆论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管理困境,这对网络新闻舆论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也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的不稳定性。政府应稳步调整网络舆情的治理目标,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积极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 吴彤
- 关键词:公共管理
- 离散型事件预测市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预测市场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预测工具。文章根据Span&Skiera(2003)建立预测市场理论概念模型,设计了一个离散型预测市场的猜球预测市场实验,将离散型事件每个可能的结果分别与一只彩票相对应,同时在市场中随机释放有关事件结果的不完全信息,在市场交易中不断观察信息与彩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彩票的价格在预测市场中反映了事件的重要信息,一方面,外部信息的引入方式对预测市场收敛结果的快慢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交易者的个体特征对预测市场中的交易活跃性和交易准确度有重要的影响。最后,研究提出设计预测市场时应该考虑不同信息和交易者个体特征对预测结果影响的政策建议,以实现预测市场更高的预测准确率。
- 赵玉亮
- 关键词:市场交易股票交易信息决策
- 基于个体偏好和信念的网络社会治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网络社会因匿名性、虚拟性和通畅性特征决定了其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不同偏好和信念下的个体网络行为体现着多样性、无序性和非理性。在分析网络社会对现实生活影响的基础上,从个体网络行为的偏好结构和信念特征两个角度总结了网络交往的特征及其与现实交往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边交往情境、多边交往情境、中介式交往情境和群体无序交往情境下的个体网络行为特征以及网络羊群效应、网络信息瀑布、网络囚徒困境、网络先驱者博弈四种网络集体行动模式及其治理机制。研究结论为网络集体行为提供了逻辑出口,并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
- 金晓燕
- 关键词:网络治理网络社会电子治理公共管理
- 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偏好基础及其预警设计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意义]面对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大学生集体行为模式,如何从个体的偏好结构和信念特征进行行为心理基础分析,是网络集体行动预警设计有效性的关键,个体偏好结构理论为提升预警体系有效性提供了心理基础。[方法/过程]在偏好结构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模式分析并进行预警体系的设计:解析了网络特征和网络主题通过网民偏好结构对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影响过程;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组织动员与协调机制;构建了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静态评估系统和动态评估系统,并依据网络底层数据和指标体系生成综合危险度系数进行一定等级告警。[结果/结论]这种基于个体行为偏好基础的预警体系,弥补了网络集体行动预警设计的行为心理基础,将会产生更加有效的预警效果。
- 金晓燕
- 关键词:大学生预警机制
- 基于主体自律的网络行为管理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2014年
- 网络行为和现实世界行为存在差异,在不同偏好和信念下的网络行为体现着不同的特征,而相应的约束和治理机制也存在差异。本文对比了各国网络行为管理模式差异,对我国的网络行为管理模式提出了建议。网络行为管理模式可以分为行业自律政府指导型和政府严格控制型两种,英美主要通过行业自律和政府服务指导实现对互联网的监管,我国主要依靠政府的规制和司法实现互联网监控,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体制,存在多个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进行管制,而行业自律的作用较弱。未来可以更多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提高政府规制的开放性。
- 任广乾
- 关键词:网络行为行业自律
- 基于偏好异质性的市场契约设计及其治理
- 2016年
- 针对市场契约不完全性和交易主体偏好异质性,拓展了市场契约当事人的理性基础,剖析了偏好异质性下的市场契约设计,并结合激励相容原理分析了市场契约治理中的挤出效应,结合社会偏好原理提出了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 任广乾
- 关键词:市场契约社会偏好契约设计
- 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诱因及其疏导对策
- 2017年
- 网络集体行动表现出参与主体年轻化、借助平台多样化、表现形式复杂化、行动逻辑个性化等特征。对网络集体行动影响较大的心理因素包括价值观认同、社会公平感、盲目从众心理和情绪化感染。政府应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公平正义建设,重视民意调查,普及网络道德与法律建设,对网络集体行动进行有效疏导。
- 吴彤
- 关键词:集体行动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