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ZH041) 作品数:12 被引量:124 H指数:6 相关作者: 侯光良 肖景义 鄂崇毅 魏海成 孙永娟 更多>> 相关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气候突变和中国农业的起源 被引量:5 2011年 农业起源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对于目前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起源需具备一定环境和人口压力、适合的地形、适宜野生稻和黍(粟)生长的气候环境、有从事高级采集-农业活动的文化背景等条件。根据环境演变和考古资料,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化事件。气候变化刺激了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新仙女木时期巨大的环境-人口压力促进了农业的产生;8.2 ka BP气候干冷事件推动了农业的扩张。根据农业起源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典型遗址分布,结合农业起源需具备的条件,综合分析发现:太行山南麓、汾渭谷地一带应该是北方黍(粟)作农业起源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岭北麓过渡地带应该是南方稻作起源地。 侯光良 肖景义关键词:气候突变 农业起源 青藏高原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19 2011年 青藏高原是世界旅游的热点区域之一,地质公园已成为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至2009年8月,青藏高原已建有17家国家地质公园。青海和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本文以青海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6项原则: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民生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公园实际系统配套开发原则;培育特色开发精品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和园内外共同开发原则。并依此建立了由观光、休闲度假避暑、科考科普、体育和宗教旅游等5类产品组成的地质公园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肖景义 曹广超 侯光良关键词: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国家地质公园 青藏高原 基于GIS的4kaB.P.气候事件前后甘青史前遗址分布分析 被引量:16 2012年 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较前期的马家窑分布北界南缩,整体海拔变低,是对4 ka B.P.事件中气候干旱和气温降低的响应。齐家遗址较马家窑分布更为稀疏,遗址最短距离变大,对河流的依赖性降低,这一变化与齐家文化时期畜牧业比重的增加相关。密度分析表明4 ka B.P.前后,马家窑聚落的单核心凝聚模式演变为齐家的多核心模式,极端气候事件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恶化,部落间战争频发,战争可能对父权制度的形成和冶炼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甘青史前社会向复杂化发展。 侯光良 许长军 肖景义青海东部史前人口数量分析——以民和、乐都为例 被引量:4 2012年 史前人口的估算对于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海东部史前文化遗迹丰富、序列完整。文中根据考古资料和GIS工具,构建墓葬和遗址面积两种模式来计算青海东部史前人类分布的密集区和核心区人口数量,提出以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为主,辅之以社会与环境因素的考量综合人口估算模式,来研究区域史前人口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口在新石器伊始就具一定规模,达到7600余人;新石器晚期人口达到最大值,当时人口约为36000人,4000aBP以后人口数量锐减,进入青铜时代,人口规模略有恢复,达到12000人左右;环境变化应该是本区人口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赵小浩 侯光良 王小梅 王鹏程关键词:史前文化 人口估算 青海省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22 2012年 依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改进后的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青海省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主类资源等级优;旅游资源要素价值高、影响力大、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良好;具有打造成为世界公园的实力。但是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旅游商品等级低、基础设施薄弱是公园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肖景义 沙占江 侯光良 唐仲霞关键词: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评价 国家地质公园 社会变迁视域下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青海高庙盆地史前聚落遗址生存领地分析为例 被引量:1 2014年 社会变迁理论将人与环境看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系统,从整体上研究人的社会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变迁理论认为,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本文借助历史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青海乐都高庙盆地史前文化遗址空间演变材料的分析,探讨史前气候变化导致盆地内遗址生存领地(Thiessen多边形)范围发生改变,而生存领地的变化又与人群的主体意识、道德规范、行为规则、社会复杂化及婚姻制度发展演变等人类社会的变迁关系密切,论证了青藏高原史前气候变化是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关键一环。 侯广彦 侯光良关键词:社会变迁 气候 青藏高原全新世降水序列的集成重建 被引量:14 2012年 青藏高原全新世降水变化对于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大尺度区域降水序列重建缺乏可行、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构建了分区古降水空间模拟-多区面积加权的集成方法,重建全新世青藏高原降水序列。本研究以孢粉为环境证据,选取有空间代表性的10条由孢粉重建的高原样点降水序列,获得716条具有年代的定量降水记录,建立全新世古降水记录数据集。借助GIS分析,基于现代高原降水空间分布的地理因子模拟,并与古降水记录相集成,定量重建了高原全新世200年分辨率的降水序列。结果显示:早全新世高原降水迅速增多,并在9.0kaBP达到极大值500mm,较现代高170mitt;9.0~5.6kaBP是旺盛的湿润期,降水总体比现代高出80mm,但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5.6kaBP以来降水减少,降水与现代相当,但波动幅度较小;集成序列与其他高低分辨率环境记录有很好的可比性,说明集成序列有很好的代表性和一定的准确性。 侯光良 鄂崇毅 肖景义关键词:青藏高原 全新世 降水 青藏高原东北缘全新世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以青海湖江西沟2号遗迹为例 被引量:29 2013年 青海湖江西沟遗迹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处有连续地层的重要细石器文化遗存,对其人类活动指标(石器、动物碎骨、陶片等)与环境指标(磁化率、色度、孢粉及集成结果)对比分析表明:细石器文化与环境变化关系密切,在全新世JXG2细石器狩猎者一直生活在以蒿为主的草原环境。在9kaBP以前的早全新世,环境状况不断好转,人类已经在湖区活动,并逐渐增强;9kaBP后最佳的水热组合,较高的草原覆盖,为细石器狩猎者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推动文化进入鼎盛期;6kaBP后随着环境干冷化,细石器文化也开始衰弱。孢粉分析发现9~6kaBP高的禾本科含量及种类丰富的杂草花粉,与人类活动有关;尤其是禾本科含量在6.7~4kaBP保持较高水平,此时段恰是陶片开始出现并普遍使用的时期,推测与JXG2先民尝试种植农作物有关。高原东北缘在6kaBP之前为细石器文化,6kaBP之后高原史前文化开始发生分化,细石器狩猎者活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上,农业种植者占据了较低的河谷地带,在二者交接地带,形成了兼具细石器文化与农业种植文化特征土著新石器文化。 侯光良 魏海成 鄂崇毅 孙永娟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全新世大暖期对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5 2013年 结合环境演变资料与考古发现,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的气候条件,促进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文化的发展。表现在:随着全新世大暖期暖湿环境的到来,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强;细石器文化活动模式发生显著改变,由晚更新世末期一全新世早期的短暂宿营式居住模式演变为相对固定的聚落模式;暖期中较好的水热条件,刺激了仰韶、马家窑文化在本区东部河谷地区的扩张,在暖期的6~4kaBP形成了东部河谷地带马家窑文化,西部高原细石器文化并存的区系格局,两种文化体系在共存中交流,在交流中高原细石器文化掌握了农业种植、使用了陶器,全面推动了高原土著文化进入新石器。 侯光良 赖忠平 孙永娟 P.Jeffrey BRANTINGHAM关键词:全新世大暖期 青藏高原东北缘 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的迁移与扩散 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考古遗迹、年代和区域DEM数据,采用GIS方法,综合分析了晚冰期以来,人类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迁移与扩散。结果表明:16~6 kaBP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布青藏高原东北缘,早期人类活动没有固定的聚落,表现为高度流动、长距离、大范围的迁移特征;晚期则实现了半定居。末次冰消期生活在黄土高原西端较低海拔的人群沿着黄河谷地进入高原,到达海拔2 600 m的共和盆地,并以该盆地为枢纽,向北于14 kaBP进入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海湖盆地,向南于11 kaBP登上了4 000 m的青藏高原主体,向西在全新世早期进入柴达木盆地,并通过格尔木河河谷翻越昆仑山进入可可西里和羌塘高原。6~2 kaBP本区跨进新石器—青铜时代,有固定的聚落,发生了2次显著的文化扩散,5~4 kaBP马家窑文化在本区黄河—湟水谷地扩散;3 kaBP畜牧业的确立,人类再次向高原腹地扩散,并实现了对海拔4 000 m以上高原的长期占领。 侯光良 张雪莲 肖景义 鄂崇毅关键词:迁移 扩散 晚冰期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