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213002)

作品数:22 被引量:346H指数:11
相关作者:谭忆秋董泽蛟曹丽萍徐慧宁柳浩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沥青
  • 9篇沥青混合
  • 9篇沥青混合料
  • 9篇混合料
  • 8篇道路工程
  • 8篇路工
  • 7篇沥青路
  • 7篇沥青路面
  • 7篇路面
  • 3篇动力响应
  • 3篇有限元
  • 3篇有限元模拟
  • 3篇水压力
  • 3篇孔隙水
  • 3篇孔隙水压
  • 3篇孔隙水压力
  • 3篇反射裂缝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吸收
  • 2篇应力吸收层

机构

  • 18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北京市政路桥...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中交公路规划...
  • 1篇黑龙江省交通...

作者

  • 18篇谭忆秋
  • 6篇董泽蛟
  • 4篇曹丽萍
  • 4篇徐慧宁
  • 3篇柳浩
  • 3篇纪伦
  • 3篇陈凤晨
  • 3篇石昆磊
  • 3篇公维强
  • 2篇吴思刚
  • 2篇陈国明
  • 1篇吴建涛
  • 1篇王佳妮
  • 1篇朱峰
  • 1篇钟阳
  • 1篇马韶军
  • 1篇周纯秀
  • 1篇张魁
  • 1篇李丽敏
  • 1篇宋宪辉

传媒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Journa...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Journa...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沥青与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评价指标被引量:6
2009年
沥青-集料的交互作用能力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客观真实地表证沥青-集料交互作用能力,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沥青与4种集料作用后界面流变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了用三指标——沥青-集料交互作用系数B、复数剪切模量系数ΔG*和复数粘度系数Δη*表征沥青-集料交互作用能力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试验结果的灵敏度分析进一步表明:与复数剪切模量系数ΔG*和复数粘度系数Δη*相比,沥青-集料交互作用系数B表征沥青-集料交互作用能力具有更高的区分度.
谭忆秋吴建涛李晓民纪伦
关键词:沥青胶浆流变性评价指标
路面雷达在沥青路面车辙类型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针对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出现的不同类型,利用路面雷达进行车辙类型的识别研究.方法根据各种车辙病害形成的机理提取不同类型车辙的几何特征要素,在雷达实地检测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几何特征要素和实测数据间的联系以实现对车辙类型的识别.结果通过对两个具体车辙断面的类型识别实例介绍了车辙类型识别的方法,识别所得结论与取芯试验结果相比有着很好的一致性.结论将路面雷达应用于沥青路面车辙类型的识别不仅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具有现今检测技术所具备的无损、快速、便捷等优点,该技术的提出对于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较大地帮助.
陈凤晨邵显智苏新谭忆秋
关键词:路面雷达沥青路面无损检测
表面排水条件对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首先建立动态荷载作用下,饱和状态沥青路面轴对称瞬态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并给出有限元分析的荷载条件、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而后分析表面排水和表面不排水两种条件下的竖向位移、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剪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和时程变化,以确定表面排水条件对饱和状态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表面排水条件相比,表面不排水状况对位移场影响不大,而对应力场影响较大;后者在轮胎边缘外侧产生了较大的竖向拉应力,同时产生了更大的正孔隙水压力,使得路面结构处于更加不利的受力状态。
董泽蛟曹丽萍谭忆秋郑好
关键词:道路工程有限元模拟孔隙水压力
粗集料性能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0
2009年
为明确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表面特性及几何形状对高温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而为集料选择及性能评定提供参考,结合当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研究状况,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分析了粗集料表面纹理、棱角性、扁平颗粒含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表面纹理与内摩擦角、动稳定度呈线性关系,表面纹理越大,动稳定度越高;平均棱角性系数大于14.5%时,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幅度明显;粗集料扁平颗粒含量越高,其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越差,同时不同级配条件下,扁平颗粒含量对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程度不同,骨架型级配最为敏感。
谭忆秋宋宪辉纪伦陈国明吴晓亭
关键词:道路工程粗集料棱角性表面纹理高温性能
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结合状态对路面应力响应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6
2009年
为研究基层与面层间结合状态的失效对沥青路面内部结构应力响应和路面结构使用寿命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BISAR3.0计算软件对不同基-面层间结合状态下沥青路面基-面层间的正应力、剪应力和相对位移突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面层间结合状态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层底拉应力和基-面间最大剪应力的大幅突变,且极有可能引起层间相对累积滑移;基-面层间不同计算点位处应力突变对层间接触状态的敏感程度有所差异,其中越靠近车轮作用中心位置,层间结合状态对应力突变的影响越大;层间滑移随着粘结作用的不断失效而增长,且其失效程度越高,相应其滑移累积越快,当层间结合状态简化柔量系数ALK>18时,基-面层间相对位移出现迅速增长。
柳浩谭忆秋宋宪辉赵立东
关键词:道路工程层间结合状态
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三向应变动力响应模拟分析被引量:50
2009年
研究沥青路面在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应变响应是掌握路面结构行为的前提条件。首先,基于应变实测现场情况,建立移动荷载作用下,三维沥青路面瞬态动力分析有限元模型,并给出了路面有限元分析的动力学原理、荷载条件、边界条件和材料参数;而后分析不同车速、横向作用位置、行驶状态等荷载条件下的沥青路面竖向、横向以及纵向应变响应的空间分布和时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的应变响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质;沥青层内部应变在荷载作用前后发生拉压应变交替变化;车辆荷载的速度、横向作用位置以及幅值都影响路面结构的应变响应,需要在应变实测中严格控制;车辆行驶状态改变了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路面结构受力状态趋于不利。
董泽蛟曹丽萍谭忆秋吴思刚
关键词:道路工程有限元模拟沥青路面移动荷载
级配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为研究混合料级配对富沥青、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提出适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在选用优质高粘性沥青作为结合料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Superpave方法设计了AC、间断、S型和SMA等6种典型级配的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并分别对其疲劳性能、抗拉性能和低温变形性能等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类级配及间断级配兼顾耐疲劳、常温抗拉和低温变形强等优良力学性能,且对应的混合料沥青结合料含量(质量分数)适中;建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富沥青、砂粒式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应尽可能优先选择这两类级配。
谭忆秋石昆磊朱峰徐慧宁
关键词:道路工程级配反射裂缝沥青砂应力吸收层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预测模型被引量:4
2008年
该文应用灰熵关联度法从沥青性质和级配两个方面分析了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43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学习训练,并用另外5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信,精度能满足要求,可用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预测。
谭忆秋公维强周纯秀宋宪辉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沥青混合料
高粘性沥青应力吸收层防治反射裂缝研究被引量:39
2008年
为提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防反射裂缝能力,采用高粘性沥青、改进的Superpave方法设计了富沥青、砂粒式的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试验研究表明,高粘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混合料具有极好的低温变形、抗疲劳及弹性恢复能力,并具有较高的抗拉伸能力,能有效延缓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采用此材料铺筑的试验路和观测结果验证了室内试验的结论.
谭忆秋石昆磊李丽敏陈国明纪伦
关键词: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UPERPAVE设计方法抗疲劳性能
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沥青路面结构应变场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在北京某高速公路埋设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开展应变研究,两组三维传感器组分别被布设于沥青路面的中、下面层以获取各层位内的三维应变信息。通过改变车辆的加载重量和运行速度,分别监测应变响应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试验选用的接地压力范围由0.49—0.97MPa,而车辆的运行速度包括17、30、44、56、69km/h等。基于采集数据的计算和分析表明,不同层位的各传感器应变值均随车速降低和轴载增加而显著增加,该规律与力学分析及经验预测的结果一致,这不但验证了将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路用的可行性,并且提升了传感器现场埋设的流程和工艺。试验结果说明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质.将其应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的应变场测试是可行的.
陈凤晨谭忆秋董泽蛟柳浩王宝新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光纤光栅传感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