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08Y0391)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和秋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林业局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凤蝶
  • 2篇濒危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蝶类
  • 1篇滞育
  • 1篇滞育蛹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水份
  • 1篇水溶
  • 1篇水溶性蛋白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毛细管
  • 1篇毛细管电泳
  • 1篇毛细管区带
  • 1篇毛细管区带电...
  • 1篇昆虫

机构

  • 3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西南林学院

作者

  • 5篇和秋菊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四川林业科技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曲足侎缘蝽水溶性蛋白毛细管电泳初步研究
2011年
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技术对曲足侎缘蝽5龄若虫和成虫的水溶性蛋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min电泳时间内,若虫和成虫分别有38个和50个蛋白质吸收峰,大部分吸收峰位于0~10 min内;大部分蛋白质种类含量较低;成虫产生了与生殖有关的蛋白质种类。
易传辉和秋菊
关键词:蛋白质毛细管区带电泳
三尾褐凤蝶的分布现状、濒危原因与保护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三尾褐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 Blanchard)是一珍稀濒危物种。通过查阅文献和标本记录、咨询专家与实地考察,弄清该物种的分布历史、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结果表明,三尾褐凤蝶分布格局发生变化,栖息地数量下降,很多原记录分布地现已没有发现该物种或情况不明,但同时也发现少数原无记录新栖息地;造成目前该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栖息地和寄主植物破坏、减少及非法采集。
易传辉和秋菊王琳陈友易伟
关键词:栖息地濒危原因
我国蝶类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9年
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分析了我国蝶类昆虫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指出我国蝴蝶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研究上,少数涉及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今后应加大蝴蝶多样性研究力度,特别是热点地区濒危蝴蝶多样性研究,从而为蝴蝶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
王琳易传辉和秋菊
关键词:蝶类昆虫生物多样性
柑橘凤蝶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变化比较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进一步了解柑橘凤蝶滞育机理,利用重量法,测定了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蛹水份含量在77.2193%-81.3552%之间,相对较高;滞育蛹水份含量在67.1469%-75.0716%之间,除11月下旬水份含量下降较多外其余时期水份含量相对稳定,相对较低,并呈现一定规律波动。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为66.3596%,含量较低。非滞育蛹、滞育蛹和滞育蛹羽化成虫水份含量与变化差异表明,三者有不同的水份代谢特征。滞育蛹不同发育阶段水份含量变化与滞育蛹的发育阶段有关。
王琳易传辉和秋菊
关键词:柑橘凤蝶水份滞育成虫
玉龙尾凤蝶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玉龙尾凤蝶Bhutanitis yulongensis Chou是我国珍稀濒危物种。详细描述了该虫各虫态形态特征、生活史和习性。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该蝶1年1代,以蛹滞育越冬,人工饲养成虫4月中旬开始出现,野外5月初开始出现,幼虫5龄,以马兜铃科Aristolochia ceae的宝兴马兜铃(Aristolochia moupinensis Franch)为食。
易传辉和福仙和秋菊王琳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濒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