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YZZ07009)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池泉杨桢雷剑英池继涛覃艳蕾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南民族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三元配合物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配合物
  • 1篇热法
  • 1篇吡啶
  • 1篇微晶
  • 1篇微量铁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硫化
  • 1篇硫化铅
  • 1篇罗丹明
  • 1篇罗丹明B
  • 1篇化学发光
  • 1篇棒状
  • 1篇DNA
  • 1篇FE
  • 1篇FENTON...
  • 1篇L-半胱氨酸
  • 1篇PBS

机构

  • 3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池泉
  • 1篇黄涛
  • 1篇郎迪
  • 1篇陈星
  • 1篇覃艳蕾
  • 1篇池继涛
  • 1篇雷剑英
  • 1篇杨桢
  • 1篇许露

传媒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L-蛋氨酸多吡啶铜(Ⅱ)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2010年
文章合成了三种L-蛋氨酸多吡啶铜(II)三元混配配合物,[Cu(Met)(Phen)(ClO4)](ClO4)(1)(Phen=1,10-菲咯啉),[Cu(Met)(IP)(ClO4)](ClO4)(2)(IP=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和[Cu(Met)(PIP)(ClO4)](ClO4)(3)(PIP=2-苯基-咪唑并[4,5-f]1,10-菲咯啉)。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用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氧化切割活性。结果表明,虽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较弱,但多吡啶配体的平面大小可直接影响到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而氨基酸辅助配体可起到进一步的调控作用。
池泉陈星
关键词:DNA
Fenton体系中罗丹明B的化学发光和微量铁(Ⅱ)的测定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在pH 3.0的高氯酸溶液中Fenton体系直接氧化罗丹明B产生化学发光,探讨了影响化学发光反应的因素,建立了微量Fe(Ⅱ)离子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法测定Fe(Ⅱ)离子的浓度线性范围为3.0×10-7~1.2×10-3mol·L-1,检出限为1.7×10-7mol·L-1.9次平行测定含Fe(Ⅱ)离子0.35μg·mL-1的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7%.根据其化学发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推测其发光机理为Fenton体系中产生的羟自由基进攻罗丹明B的1位C原子形成的活性中间体退激发光.
池泉覃艳蕾杨桢雷剑英池继涛黄涛
关键词:化学发光FENTON体系罗丹明B
PbS棒状微晶的水热合成和表征
2012年
以L-半胱氨酸为硫源,水和乙醇混合溶剂为介质,用水热法制备了PbS棒状微晶.结合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PbS微晶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原料比例、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所生成PbS形貌的影响和晶体生长的机制.结果表明:在120℃、碱性条件下,硫较铅摩尔比略过量时,可获得结晶较好且均一的PbS棒状微晶.
池泉许露郎迪
关键词:硫化铅L-半胱氨酸水热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