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JM4036)
-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李涛刘莹汪金龙冯雪罗晨更多>>
-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种植体支抗内收上颌全牙列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在种植体支抗内收全牙列的过程中,不同的牵引钩高度对上颌全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和影响。方法:运用螺旋CT,MIMICS、CADTIA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全牙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在3 N正畸力负载下上颌全牙列在牵引钩高度为1、4、7、10 mm时的受力大小和初始位移。结果: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矢状向力逐渐增加而垂直向力逐渐减小,上牙列逐渐由顺时针变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结论:通过改变牵引钩的高度,可以有效地改变上牙列的移动方式;上牙列的阻抗中心的高度位于平面上方9~12 mm之间。
- 刘海波冯雪刘莹李涛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微种植体支抗生物力学
- 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在不同部位植入微种植钉进行前方牵引时上颌骨旋转趋势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正畸选择合适的种植钉植入部位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在建立的微种植钉辅助上颌骨进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分别将微种植钉植入在上颌颧牙槽嵴区和前牙区(双侧侧切牙与尖牙牙根上方6 mm),分析500 g牵引力在不同牵引部位及方向条件下上颌骨旋转趋势的差异。结果在颧牙槽嵴区进行牵引时,上颌骨主要呈逆时针旋转趋势;在前牙区进行牵引时,上颌骨主要呈顺时针旋转趋势。结论当治疗反覆合较深的患者时,选择在颧牙槽嵴区进行牵引会有较好的效果;当治疗浅覆合伴有开合的反合患者时,选择在前牙区进行牵引会有较好的效果。
- 罗晨秦晓中曾照斌冯雪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微种植体上颌骨
- 应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颅颌面骨缝应力特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大小前方牵引力值作用下,颅面复合体骨缝的应力特征。方法:应用逆向工程方法建立种植体支抗进行上颌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上颌颧牙槽嵴处加载与牙合平面呈向下30°,300 g、500 g、800 g前方牵引力,分析各骨缝的应力特征。结果:不同大小前方牵引力在颅颌面各骨缝产生的应力大小不同,其应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翼腭缝>颧颞缝>鼻额-额颌缝>腭横缝>颧颌缝>颧额缝;随着力值增大,各骨缝应力均有所增加,应力变化趋势与应力分布情况相似;相同力值下,同一骨缝内应力分布也不均匀。结论:建立的颅上颌骨缝有限元模型生物相似性好,前牵力值在骨缝产生的应力能使上颌骨逆时针旋转并促进上颌发育。
- 罗晨冯雪汪金龙曾照斌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种植体支抗上颌发育不足
- 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及压低上前牙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利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内收前牙过程中增加前牙区不同位置压低力对上颌前后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获取图像并结合MIMICS等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整体内收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利用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间微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过程中,增加前牙区不同位置压低力后前后牙的生物力学效应。结果:增加前牙区压低力后,前牙舌向倾斜移动明显减小,不同位置的垂直向力对前牙的影响不同,第一磨牙在整体内收过程中表现为远中倾斜移动。结论:1增加前牙区压低力能够实现对前牙转矩的有效控制;2增加前牙区的压低力使前牙更趋向于整体移动;3在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过程实现了较好的垂直向控制。
- 金晶冯雪孙婧婧李永刚王为
- 关键词:三维有限元微种植体支抗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