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225006) 作品数:19 被引量:389 H指数:12 相关作者: 刘守新 陈孝云 陈曦 李晓辉 孙承林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活性炭孔结构对TiO_2/AC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2008年 以4种表面化学性质相近,而孔结构差异较大的活性炭(AC)为原料,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系列TiO2/AC复合催化剂,考查活性炭孔结构对复合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以低温(77K)液氮吸附测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布;以Boehm滴定及元素分析定量表征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以SEM观测复合催化剂表面TiO2的分散性能;以X射线衍射(XRD)、漫反射光谱(DRS)测试光催化剂晶相结构参数及光吸收阈值.结果表明,活性炭孔结构性质对TiO2/AC活性影响显著.AC1、AC2、AC3、AC4对TiO2活性提高的协同系数分别为1.55、2.03、1.28、1.43.协同系数大小与接触界面面积变化值(ΔS)趋势相似.具有发达的微孔及适量中孔结构的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刘守新 陈孝云关键词:孔结构 TIO2 光催化活性 N、F共掺杂TiO_2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酸催化水解法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5 2008年 采用酸催化水解法由TiCl4、NH4F混合液合成N、F共掺杂可见光响应TiO2光催化剂(TONF).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N、F共掺杂TONF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N、F共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分散性能,促进锐钛矿相的形成,抑制其向金红石相转变,提高相转变温度.N掺杂可提高TiO2在可见光区的吸收;F掺杂可使TiO2能隙变窄. 李晓辉 刘守新关键词:TIO2 光催化剂 活性炭负载N掺杂可见光型TiO_(2-x)N_y/A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08年 将活性炭负载与N掺杂有效结合,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在粉状活性炭(AC)表面合成TiO_2前驱体,在NH_3/N_2气氛中程序升温处理制得N掺杂TiO_(2-x)N_y/AC(TON/AC)光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考查了TON/AC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及太阳光下催化活性以及分离性能、使用寿命.采用XPS、XRD、DRS、FTIR、SEM、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表面特征、吸光特性、晶相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以阴离子形式进入TiO_2体相并置换晶格中的O,适量N掺杂的TON/AC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及太阳光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N掺杂在TiO_2表面生成Ti-O-N键,形成新的能级结构,使催化剂的吸收红移至450~550nm,诱发TiO_2可见光催化活性.AC负载可降低TiO_2团聚体的尺寸,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为光催化降解提供高浓度环境,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同时还可改善催化剂分离性能,提高催化剂使用寿命. 陈孝云 刘守新 张显权关键词:TIO2 N掺杂 电场协助对Ag/TiO_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06年 在三维立体光电催化反应器中,以Ag/TiO2为光催化剂,网状钛板为电极,对苯酚和甲基橙进行光/电/贵金属协同催化降解,研究电场协助对Ag/TiO2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考察了阳极偏压大小、电解质种类、pH值对Ag/TiO2光电催化反应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全反射光谱(ER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Ag/TiO2光催化剂的能阈结构、光谱特征、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外加适宜的阳极偏压(苯酚10V和20V,甲基橙10V和大于25V)可显著提高Ag/TiO2光催化降解效率;电解质NaCl的加入可提高Ag/TiO2光电催化反应速率;适宜的光电催化反应酸度值为pH7.0(未加电场时为pH5.5)。 陈孝云 陈曦 刘守新关键词:光电催化 AG/TIO2 电解质 N掺杂对TiO_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08年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TiO2前驱体,在NH3/N2气氛下经不同温度处理制得浅黄色的N掺杂TiO2(TON)光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及太阳下催化活性;采用DRS、XPS、XRD、FTIR、SEM及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系统研究了N掺杂对TiO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N以阴离子形式进入TiO2体相中置换晶格中的O,适宜温度下制得适量N掺杂的TON在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及太阳光下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N掺杂在TiO2表面生成Ti-O-N键,形成新的能级结构,使催化剂的吸收红移至450 ̄550nm,诱发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同时高温下煅烧,N掺杂可抑制TiO2晶粒生长,减缓TiO2粒子间团聚,提高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温度,减缓相转化速度。 刘守新 陈孝云 李晓辉关键词:TIO2 氮掺杂 光催化剂 活性炭修饰对TiO_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2006年 以TiC 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TiO2和TiO2/活性炭(TiO2/AC)复合光催化剂,研究了AC修饰对TiO2形态结构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低温液氮吸附等测试技术对复合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表面结构等进行表征;以苯酚为模型物,研究了不同形态结构TiO2/AC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C可抑制TiO2晶粒生长,减缓TiO2粒子间团聚,提高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温度,减缓相转化速度。在较宽的煅烧温度范围内,TiO2/AC都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对苯酚降解率可达95%以上。 陈孝云 刘守新 陈曦关键词:活性炭 TIO2 TIO2/AC 光催化活性 苯酚 酸催化水解法制备可见光响应N掺杂纳米TiO_2催化剂 被引量:60 2006年 以TiC1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合成了TiO2前驱体,在NH3/N2气氛中经程序升温处理制得不同N掺杂量的TiO2可见光响应催化剂.以苯酚为模型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及紫外光区的催化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一可见漫反射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低温氮物理吸附对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和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N后锐钛矿TiO2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在500℃焙烧5h制得的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及紫外光区均表现出最高的光催化活性.N掺杂对TiO2的晶粒大小、比表面积和晶相结构影响不大.适量N掺杂可在TiO2表面形成Ti—O—N键,形成了新的能级结构,使催化剂的吸收带边红移至490~550nm;同时该结构也可有效提高TiO,的紫外光催化活性. 刘守新 陈孝云 陈曦关键词:掺杂 可见光 苯酚 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酸催化水解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2007年 以TiCl4为钛源,采用酸催化水解法控制TiCl4水解速度,合成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苯酚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酸催化剂种类、水解温度、煅烧温度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DRS)、扫描电镜(SEM)、低温氮物理吸附,分析了TiO2光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光谱特征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以HCl为催化剂、水解温度98℃、煅烧温度500℃下制得TiO2活性最高。最佳条件下合成的TiO2前驱体为无定型结构,400℃煅烧时几乎完全转化为锐钛矿相,800℃时完全转化为金红石相。随着煅烧温度升高,TiO2光吸收阈值红移,TiO2粒子尺寸增大,比表面积下降,光催化活性降低。 李晓辉 陈孝云 刘守新 陈曦 王海亮 刘正峰关键词:TIO2 光催化 苯酚 A Novel High Active TiO_2/AC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Prepared by Acid Catalyzed Hydrothermal Method 被引量:1 2006年 A high active novel TiO2/AC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as prepared and used for phenol degradation. It was much more active than P-25 and exhibiting good decantability, less deactivation after several runs and less sensitive to pH chang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DRS) revealed that the electronic change in TiO2 did not occur by the addition of AC. Results of SEM and XRD suggested that better TiO2 distribution can be achieved when optimal AC content was adop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pared TiO2/5AC catalyst revealed great practical potential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field. Shou Xin LIU Xiao Yun CHEN Xi CHEN Cheng Lin SUN臭氧化对活性炭表面化学结构及Cr^(6+)吸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2006年 研究了臭氧化处理对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结构、孔径结构和Cr6+吸附的影响,以Boemh滴定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了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结构,以低温液氮吸附法分析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臭氧化处理时间可有效提高活性炭的Cr6+吸附容量;臭氧化处理改变了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结构和孔径结构;碱性位氧化为酸性位,活性炭表面含氧酸性官能团数量和表面酸度的增加是活性炭Cr6+吸附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刘守新 隋淑娟 孙承林关键词:活性炭 表面官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