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52028)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杨晓辉朱玉萍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处所意识的重新建构——有吉佐和子《复合污染》之生态批评解读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以日本著名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的生态小说《复合污染》为文本分析对象,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其处所意识。该作与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佳作《寂静的春天》具有一定的互文关系。有吉佐和子在处所意识下,将处所从美国迁移到日本,进而放眼全球,从历史、社会因素等维度,阐释了日本和平年代的"战争"、民众的生态苦难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危机。该小说体现出深重的生态忧思和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可谓了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药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之佳作。遗憾的是该作在我国鲜有译介,更遑论研究。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今日重读《复合污染》,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 杨晓辉朱玉萍
-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处所复合污染互文性
- 日本作家非“被爆”体验下的“核”书写——以《黑雨》与《西海核电站》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井伏鳟二与井上光晴是活跃在日本战后文坛的作家,均因创作"核"主题作品而备受关注。在没有经历核轰炸、没有"被爆"体验的前提下,分别创作了"原爆"文学与"原发"文学的代表作《黑雨》和《西海核电站》,两位作家非"被爆"体验下的"核"书写,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他们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 杨晓辉
- 关键词:核电
- “越境”的场所——从《有吉佐和子的中国报告》看中国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
- 2014年
- 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的《有吉佐和子的中国报告》,既表达了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生态问题的忧虑,也肯定了当时中国的一些环保举措。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剖析作者在该报告中对中国生态问题的思考,指出有吉佐和子对生态问题的文学思考具有现实意义,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文学创作,客观上为世界生态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也是今天重读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 杨晓辉
-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生态问题报告文学
- 核电与日本文学——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原发”小说述略被引量:2
- 2014年
- 2011年3月,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日本乃至全球的核恐慌。“原发”文学也再次受到日本文学界的高度关注。2011年10月水声社出版《日本原发小说集》,随后新日本出版社发行竹本贤三的作品集《原发小说集——苏铁风景》等,收录的均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再版的缘由不言自明,出版方希望读者能重读三十年前的作品,了解日本核电站发展的风雨是非之路。
- 杨晓辉
- 关键词:日本文学小说集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