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77056)

作品数:5 被引量:142H指数:5
相关作者:马皓何湘宁张尧许飞董亮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台达电力电子科教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主题

  • 5篇逆变
  • 5篇逆变器
  • 3篇并联
  • 2篇电网
  • 2篇逆变器并联
  • 2篇微电网
  • 2篇滑模
  • 1篇导数
  • 1篇电流源逆变器
  • 1篇调节法
  • 1篇动态性能
  • 1篇数字化
  • 1篇逆变器并联系...
  • 1篇切换
  • 1篇无源性
  • 1篇无源性控制
  • 1篇相位
  • 1篇相位调节
  • 1篇李导数
  • 1篇控制方法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马皓
  • 3篇何湘宁
  • 2篇许飞
  • 2篇张仲超
  • 2篇董亮
  • 2篇张尧
  • 1篇雷彪
  • 1篇王小瑞

传媒

  • 3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电网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新型相位调节法被引量:11
2012年
分析了微电网中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基于相位调节的新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克服传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PQ)下垂控制法在稳态时输出电压频率随负载变化的问题,同时又能保证相应的动态性能。基于根轨迹法,分析了所提出方法中各控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参数的具体设计步骤。同时,针对数字控制器以及相位调节法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增加调节精度和消除过零点畸变问题的解决办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董亮张尧马皓张仲超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系统微电网逆变器并联相位调节
电流源逆变器的新型离散无源性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被引量:7
2009年
基于非线性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无源性控制和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全桥电流源逆变器系统中。该控制策略既保持了2种控制方法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又克服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动问题。给出电流型交流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的动态模型,并详细给出离散无源性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将无源性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利用2种控制方法控制律的相似性,提出一种可行的阻尼项系数的选取方法。输出电流0~16A(峰-峰值)、频率范围0~1000Hz的实验样机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以及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许飞马皓何湘宁
关键词:电流源逆变器滑模变结构控制无源性控制
基于滑动平均电压电流相移的数字化功率计算方法被引量:9
2012年
简要综述了现有数字化功率计算方法。在分析总结现有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滑动平均的电压电流相移的数字化功率计算方法。滑动平均思想的引入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电压电流相移法运算速度较慢的问题。与现有方法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基于滑动平均的相移法在稳态、动态性能以及运算消耗等方面具备更加良好的综合性能。在2台2kW单相逆变器无互联线并联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董亮马皓王小瑞张仲超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微电网逆变器并联运行功率计算
新型Buck逆变器3阶滑模控制策略被引量:18
2009年
为提高滑模控制变换器的稳态精度,针对一种由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uck变换器组合的新型DC/AC逆变器拓扑提出了3阶滑模控制策略。基于系统等效电路的动态模型,采用李导数给出了3阶连续滑模控制器详细分析和设计,并给出了滑模面系数的选取方法。该文还采用映射法把三维轨迹化为两维情况,简化分析过程,且运用相平面法形象描述滑模切换区和滑模运动。实验结果证明此3阶滑模控制策略较好地改善了系统的稳态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许飞马皓何湘宁
关键词:BUCK逆变器李导数
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无互联线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分析被引量:100
2009年
对于无互联信号线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传统有功和无功功率下垂控制法往往会引起动态性能的问题。该文在传统下垂法中额外加入瞬态下垂分量,并且稳态下垂分量采用了旨在减小连线阻抗影响的并联控制策略,使多逆变器模块的电流均分能快速达到稳定。运用小信号建模分析表明控制方程系数的匹配能较大的影响瞬态响应,合理的参数设计有利于动态性能的提高。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全数字化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有效提高无互联信号线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动态性能。
张尧马皓雷彪何湘宁
关键词:逆变器并联动态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